1.有关的知识经验
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个体有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可以促进问题的表征,只有依据有关的 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 先择途径和方法。知识经验不足常常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1)智能: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2)动机:动机是促使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
①一定限度内动机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
②适宜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总是呈正相关的,而是一条“倒U型曲线”。
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也就是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①问题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一般说来,解决某一问题所必需的物体比较靠近,它们都在人的视野之中,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则困难。
②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例如,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求圆的外切正方形的面积,用A、B两种方式呈现图形,图A中不容易看出圆的半径与正方形的关系,问题解决就较困难;而图B中,人们很容易看出圆的半径与正方形的关系,问题较易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