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简友日记》想法
再见《武陵春》,更爱“物是人非事事休”

再见《武陵春》,更爱“物是人非事事休”

作者: 红藤蔓 | 来源:发表于2022-07-23 13:37 被阅读0次

翻找资料,看到李清照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无论是眼睛,还是情感,都走不了了。以前看这首诗,爱停在最后一句,因为愁太重,船载不动。无论看多少遍,每次都觉其好,然而却无法完全感同身受这愁之深重。而时间在我身上累加的,所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这愁之苦。所感愈增,怜悯之情愈浓。分不清这怜悯是于我自己的,还是于诗人的,抑或是于这世间相同之人的。也许,错杂心间吧。

一首词见的次数多了,目光会自动移动的,虽然很多时候还是会回到那句公认最好的。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你原来最爱的那一句会被另一句替代。这种变化,今天就在《武陵春》发生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两句是合在一起的,从前一句内隐的心境状态转变成外显的情绪状态。物是人非,这种对比,使得那种无可奈何的,饱含巨大痛苦的失去感,突然如千斤巨石般压住身心,谁还有力气做其他事呢?只能“事事休”,什么都不想做了,什么都让人提不起兴趣了。丧失感是最消耗生命活力的,经历过巨大丧失的人,可能会很长时间都处在一种空心的状态,做什么都提不起劲,仿佛枯萎了一般。

在诗歌赏析中,“物是人非”一词用的次数太多了,它的可感知度下降了,是因为麻木了吗,还是因为抽象化了?它仿佛变成了一个冷静客观的词,毫无情绪地对一些东西下判断,而情感似乎在逐渐从它身上消解。可是站在岸边,如何能感受游泳的真正快乐呢?

这种因频繁使用带上的先见是需要去掉的,如此,才能真正地沉入诗句中,去感受诗人的情感。而我还没有去掉,总觉得隔了一层,因此我更多的是停在“事事休”这三个字,于这三个字中汹涌而出浓浓的怜悯之情。

而“欲语泪先流”,是不想说吗?是无人说吗?不,是太痛苦,太难受了,是一想到便能让人疼得眼泪直流。如此痛苦状态,口如何能言呢?

这两句我或许能够感同身受了吧。如果不是,为什么我眼里如此清晰地看到了那个痛苦低落,毫无生气,眼眶时不时满是眼泪的李清照呢?或许不是她,而是她,她们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见《武陵春》,更爱“物是人非事事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oi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