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216.堪与白居易《卖炭翁》相媲美的诗篇

216.堪与白居易《卖炭翁》相媲美的诗篇

作者: 中年再读诗 | 来源:发表于2022-09-02 11:52 被阅读0次

现实主义在文学史中如一条汹涌壮观的大河,先有《诗经》中的“风”“雅”,然后有汉乐府的“缘事而发”,继而唐代有白居易、元稹等发起的新乐府的“一吟悲一事”,晚唐皮日休、杜荀鹤、罗隐等人的“小品文”、托物讽刺诗。及至宋代,便有梅尧臣的《田家》《汝坟贫女》《陶者》等,以及吕南公的《老樵》。

以往不曾了解吕南公其人,更不知其诗。读其《老樵》,才知其价值。原文如下:

何山老翁鬓垂雪?担负樵苏清晓发。

城门在望来路长,樵重身羸如疲鳖。

皮枯亦复汗淋沥,步强遥闻气呜咽。

同行壮俊常后追,体倦心烦未容歇。

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

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刻才蒙酬与半。

纳樵收值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炊。

诗文略长,但很有内涵。

大意是:哪个山里来的这个两鬓白发如雪的老人?担着柴草一大早就出发了。眼见城门就在前面,这入城一路走来确实路远啊,担子重、身体羸弱直把老头累得像一只疲惫的鳖。

连皱巴巴的皮肤都大汗淋漓,挣扎着迈步,老远就听见喘气声。同行的年轻人在后面紧追呢,累了也不敢稍歇(先去就能先卖,迟了有可能没有买家了)。

大街东边的那少年特别的趾高气扬,拢着袖子站在高大的门前厉声呼唤。老人低着头要价后退半步听少年还价,老半天才谈成要价的一半。赶紧放好柴草、收了价钱不敢耽搁,家中生病的妇人还在门前等着用钱买米做早饭呢。

这首诗有好几处对比。

比如,“清晓发”和“待朝炊”,可以想象老翁赶路之急、用钱之急。

比如,“汗淋漓”“步强”“气呜咽”“常后追”“未容歇”,可见老人的艰难。

比如,“和袖”少年的骄蛮凶横和“倚门”病妇的可怜等待……

历史记录总以帝王将相为主,唯有那寥寥数语述及平民大众惨状,也多为辅助反映当时客观世情,未必有多少同情怜悯在其中。这诗歌中,却有不少写世人之苦、记人生之惨者。前有《卖炭翁》,后有《老樵》。

人生,有今生、没来世。人的一生究竟该怎样度过?以今时之眼光见识来度量古人之生活境遇,终不能感同身受。但诗中老翁对家庭的担当、为生存的顽强及其病妇的翘首以盼……以及贫富差距的对比,依然如针般刺痛我们的心……

人的生命仅有一次,错过今生,万古皆空。那这珍贵的一生,我若生在宋代,为一打柴老翁,身担养家糊口之责,面对家中病妻饥女殷切希冀之目光,又该当如何?

相关文章

  • 216.堪与白居易《卖炭翁》相媲美的诗篇

    现实主义在文学史中如一条汹涌壮观的大河,先有《诗经》中的“风”“雅”,然后有汉乐府的“缘事而发”,继而唐代有白居易...

  • 【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的故事

    提起卖炭翁的故事,大家肯定对中学课本里的《卖炭翁》这首诗还有些印象。 卖炭翁 --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

  • 背诗(第12首)卖炭翁

    卖炭翁 唐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 《长安十二时辰》下

    P72。龙波(萧规)给张小敬讲南山卖炭翁的故事。这就穿越了。《卖炭翁》是白居易的诗。白居易生卒年份是772到846...

  • 清晨的声音

    清晨的小巷子里,传来街边卖炭翁的吆喝声,不绝想起了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 白居易

    印象白居易 结合《卖炭翁》及相关材料,探究白居易讽喻诗的特点: 【材料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

  • 谢超 文魁大脑冬令营 第四次作业

    一.九年级下册语文记忆 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2.满面尘...

  • 卖炭翁

    以白居易的诗《卖炭翁》为框子,不考虑年代背景等,改写的小故事。 emmm…你们就姑且当架空? 卖炭翁 唐 · 白居...

  • 【687】苦

    卖炭翁(节选) 唐•白居易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6.堪与白居易《卖炭翁》相媲美的诗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ot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