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坐在电脑前准确敲下本周周记时,突然发现脑袋凌乱,不知该写什么好。
用力甩甩脑袋,想总结几个亮点来,思考再三,却终究无果。这种感觉,像极了我们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看似忙忙碌碌,不停奔波,可到底忙在哪儿,忙了些什么,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既如此,那就采用固定模式,回顾这一周。
01本周收获:
本周虽忙碌,但因为有得力小伙伴的协助,一切顺利,也有了一些可以胡思乱想的时间,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第一,尝试戴耳环,有了不一样的美
以前总觉得戴耳环很麻烦,但最近不管是看《玫瑰之战》,还是看身边的朋友,突然发现耳环戴得好也可以增色不少,于是便有了尝试的冲动。
翻箱倒柜找出结婚时买的耳环戴上,对着镜子看了看,哇塞,真好看,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美。果断出手在网上又买了一对珍珠耳钉,决定把耳环、耳钉这些饰品捯饬起来。
第二,送了一份礼物,收获了一份惊讶
部门有个同事生病了,最近大病初愈,好久没跟她电话联系,前两天因工作的事跟她电话沟通,听到电话那头虚弱、咳嗽,甚至有些沙哑的声音,突然觉得很不是滋味。
女人,一定要保重好身体。于是,就在网上下单了一份阿胶,给她寄过去,让她补补身体,没成想,她特别惊讶,直呼:我的天,你这也太有心了,感谢。
她的惊讶让我也有些惊讶,只不过是普通的一份问候,是同为女性的同理心而已,没成想她会如此惊讶。
第三,完结了一本书,遇到了一个难题
本周看完了《嫌疑人X的献身》,看完才发现,原来我在2017年同名电影上映的时候就找来看过一遍,只是五年过去,已忘的一干二净,但再看仍然感叹于石神爱的深沉。
看完书,结合前两天刷视频中董宇辉介绍的阅读的方法,我打算把这本书的思维导图画出来,可这个时候,遇到难题了,我画不出来,甚至于有的内容看完我就有点忘了。
董宇辉介绍的方法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定要多读。但如何确保自己看完还能记住呢?简单来说三步走:
第一步,先记住整个书的框架。方法是,用本子或者电脑,边看边记,先把书的主干理出来,再在里面理出一些关键的数据,一些小故事,一些精彩的片段,这样整本书的框架就出来了。
第二步,自己复述。把书合上,自己尝试复述一遍,看看能复述到什么程度。
第三步,查漏补缺。针对前面的复述,对遇到问题的地方翻书查漏补缺,补充完整便好。如此,连续练上10本书左右,你会发现你看书的速度又快,记住的东西又多。
按照他的方法,我也想趁热打铁,把《嫌疑人X的献身》给整理出来,却发现无从下手,果然拆解书、讲书是一门学问。
第四,报名了一个新项目,希望能有新进步
本周公司启动了内训师认证的项目,号召愿意做内训师的小伙伴报名。我也报了名,梳理了沟通与表达、会议管理、企业发展史三门课程,但不知道报名能不能通过,也不知道后期还需要经历怎样的磨课和评审环节。
但我觉得,任何一件事只要经历总会有成长,回顾过去的职业生涯,不管是参加非人培训,还是参加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职业礼仪培训、读书分享会活动,每件事都成长颇多。
这一次,也希望有成长和进步。
02本周反省:
回顾这一周,做的不好的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刷视频的时间太多。尤其是每天晚上回家,吃完饭就开始刷小视频,一刷个把小时,刷完眼睛疼、身体也不舒服,完全浪费时间,要改,其实,理性来说,这个时间完全可以拿来上视频课,或者刷人力资源中级的考题。
第二,运动太少。本周就因为确实感觉到身体不舒服,才跑了一次步,锻炼的次数过少,要增加。
第三,固定要上的课没有及时跟进。比如人力资源课程每天都在听,却没有做笔记,没有总结分析,听完就忘;比如,微生物的课程只听了前面六节课,中间遇到困难,就没有坚持下去了,要继续,就算不懂,了解也可。
第四,要考证的书还没有按照固定进度看完。比如人力资源中级考试的书,看了几个章节就停下来了,没有持续;比如出版专业中级的书,要继续看,今年二战,努力通过。
03下周计划:
第一,解决掉《嫌疑人X的献身》拆书及讲书的难题。
第二,一周运动至少三次,每次不低于5公里。
第三,每天看人力资源中级考试的书,出版专业中级考试的书,按照考试时间倒排计划,执行。
第四,新看一本书,并在一个月内看完,这个是12本的读书计划,目前只看完7本,任务略有滞后,要加速。
总体来说,本周最深的感触是,刷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小视频,不仅没有学到好的知识,反而让自己脑袋凌乱,要改,要戒,学无止境,运动、阅读、学习、持续精进才是正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