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写着,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在简书上写。今天,一个朋友说“你的文章,好像一棵树,写出了树干、叶子、花朵和果实,有形有色,有味儿有营养”,听到此还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朋友接着说“我们看到的都是长出地面的东西。虽然周全、合理,但看了以后,抓不住人心。”
一直坚持写东西要有思想的观点,力求言而有物,避免假大空。但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写出的文章免不了古板、说教、不接地气,留有通讯稿、发言稿、广播稿的影子,严肃有余,缺乏柔软与委婉。
近期,有些文章得到简友们的肯定。试着写的几个故事,有了好评的声音。沾沾自喜时,好友一番评论交流,又一次认识到,写一篇好作品确实不容易。仅满足于自己愉悦有点不负责任,扣上自私狭隘的帽子也不算过分。
如何写进心里,需要加强的方面很多。主导思想、语言结构、逻辑思维等等,都要再下功夫。抓人性、抓根本,把树根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