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世间万事万物的美,都是相通的。
美人,大家都喜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男人一样兮。这是人体语言。
艺术,大家都喜欢。可能欣赏能力有差别,红绿、远近、动静、沉浮•••但喜欢上了,就不能自拔,因为是美。这是艺术语言。
生活,大家都喜欢。不喜欢也没办法,你总不能不生活吧。有人选择极端的方式,说是不愿意接受这个安排,因此了断。那是极端,可佩服而难效法。如果不能极端,那我们就要学会喜欢,要么改变环境,要么,适应它,喜欢它,享受它,这是生活语言。
朋友和我聊天,告诉我几个关于美和幸福的关联性,如何才美,才幸福。有点意思,录之如下:
第一,认定了美之后,是要日夜以思之,不要让其他斗鸡走马之类的事情牵自己的注意。第二,喜欢之后,还有个目的,我这么做,费心劳力,总得有点成就吧。做到什么程度,根据自己能力,有个大体的方向目标。想一想,就有动力,就有劲头。第三,有了目标之后,脚踏实地去做。怎么做呢?一腔热情而盲目,往往“事倍功半”。等年华逝去,一事无成,悔之晚矣。要聪明,认真找寻前辈、同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熟用之,开发之,创新之。一定要牢牢树立“必有我师”的思想。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一点,尤其值得重视,就是人文精神。我们欣赏美、创造美、发展美,前提是为什么?就是要“以人为本”。一个美女,闭月羞花,漂亮极了,但骨子里是个潘金莲,那没有几个男人会为此而当武大;一种艺术,如果不能劝人向善,引人向上,恐怕也很难有多大生存空间。生活嘛,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犹如戏剧舞台,生旦净末丑你唱罢我登场,角色是要承担的,但我们尽量不要做花脸、白脸,当然完全都是红脸也不必。
进一步说明的话,不妨用语言艺术来为例。现在大家都喜欢朗诵。这是在物欲横流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重视,精神空间得到充实的一个好现象。但声音再好听,语调再优美,气势再宏伟,效果就一定好吗?未必,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初心”,这不是个虚词,而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贾岛有点矫情,但我们应该感受他的心情。
可以想见,贾岛的句子很精妙,一吟后,之所以“双泪流”,有无人是“知音“外,或许还有不被人知“音”的原因。也就是说,你兀自摇头晃脑,自我陶醉,别人却听不明白你想说什么,那怎么能实现“接受”?这就牵扯一个精准表达的问题了。很多时候,我们听到朗诵家们声韵铿锵,感受到他热情澎湃。过后却不知所云,一片混沌。反映到视频中,没有字幕辅导,光听见音响嗡嗡,却很难知道他“朗”了些什么。有的朗诵者,如果没有音乐伴奏遮丑,是不敢出声的。这也是很多听者对朗诵不是什么学问,不是什么艺术,只知道“大喊大叫”的诟病所在。
无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大概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朗诵家们,除了要注重声音、语境、语调,语流、语气、语势、语感•••之外,更应该注重本源性的东西,亦即有声语言使用的初心:语意的传播。每一个字,都力求清晰无误,不因为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音乐搭配而丧失其表意的功能,沦为表演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诗歌、散文、古诗文朗诵,热爱者众;而对古诗文吟诵艺术的开发,正方兴未艾。从国家到地方,从高校到幼教,开始传承学习,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大力推广。可以说,上有所欲,下有所好,语言表达艺术的春天已经来临。可如果只是注重了哼唱,而忘记了古人朗诵、吟诵之表意的目的,一定会“南辕北辙”,这不是危言耸听。
美,是相通的。这个概念,除了本质上的共性之外,还有一个“通”的另外一个解释。语言是美的,它的美,尤其在于相“通”性。语言的美,包括“声”和“意”两部分。音韵是辅助,而我想传递的意思是什么,让人听懂,才能算“通”。
不通的美,不是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