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清明了,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时节。
古书《历书》中讲述了“清明”一词的来源:“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那时已经是气候清爽,景色明朗,古人以此取了“清明”二字。
气清景明清明一到,气温变暖的趋势就明显了,降雨显著增多,刚好是春耕春种的时节。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很好得说明了这个时节的重要性。
清明的天气也是多变的,突然就会下一场“泼火雨”;诗人杜牧在清明那天就遇到这样的天气,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也是缅怀先人、祭祀先人的节日,由时节变成节日,是有历史典故的,这里不提及。清明不能回家的游子,总免不了怀念已故的亲人及家乡。
1186年春,陆游因皇帝的恩赏而入京谢恩,他在西湖边的客栈中等待召见,无事而作古诗《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估摸着自己清明时节就可以回家,就可以祭祀先人。
清明时节念故人气候清爽、景色明朗,正好是出门踏青的好时刻;这一天,归家的应该上山扫墓,同时领略外面一片美好的景象;不归家的人,也应该趁着这三天假期出门,看看大自然的美好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