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让旅游业损失惨重,从业人员日子不好过,有的人熬不下去,逃了。坚持下来的人今年就翻身了,基本上都赚得盆满砵满。这肯定不是回光返照,更不单是报复性消费。我认为这是长期向好的表现。
为啥呢?
现如今交通太方便了,长途高铁、飞机,短途自驾。一般城市都有高铁,没高铁的,开个车坐个网约车个把小时也能坐上,只要坐上,到哪都方便。高速网也是四通八达,这几年新能源车的大爆发,让行车成本更低。加上智能化,车上有冰箱沙发大彩电,让坐车不无聊,驾驶不累,这就让长途自驾也成为一种趋势。
这些年大家有钱了,前些年这钱都房地产占据,现在呢?你懂的。大家也想开了,钱花了才是钱,最主要是及时享受。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很多人不少时间都是在度假。啥是度假?到另外一地方吃喝玩乐花钱呗。咱虽然不是发达国家,也有不少人达到那个水平。而且有句话叫什么来着“没有那个命,先得那个病”,不是吗?
另外,旅游对有孩家庭已经成为一种刚需。如果你有孩子,假期不带他出去玩玩,无论如何也交待不过去的,你忍心看着他(她)难过的流泪、羡慕的眼神?何况出去玩,不一定就要花多少钱,富有富的玩法,穷有穷的方式。只要不是特别困难,不至于玩不起,只是要花点时间。
旅游业我长期是看好的,但现在咱这边还是有不少改进空间的。比如有的景点纯粹就是把一个地方圈起来收门票,配套、服务远远跟不上,导致去的人感觉被坑了,为了赚钱吃相难看,口碑做差了,客人越人越少,钱越少越没钱改善环境、服务,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去的人不是差钱,而是要感觉是这钱花的值。有的景点,票很贵,花了很多钱,但游客还是觉得值,下次还想来,钱越来越多,越有钱改善,这种就会向形成良性循环。
旅游业还是大有可为的,就看怎么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