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界大神古典老师,曾经提出“人事网书”学习法,让很多小伙伴收益。简单地说,就是跟人学,从事件中学,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通过阅读书籍学习。跟人学,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学习界的另一位大神罗振宇给出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牛人就是知识的载体啊,知识已经被他们像买菜一样买回来洗干净,已经切好了,已经搭配和融合好了,当然跟他们学更省时间。这是最好最好的减轻知识的总体负担的方案。”
跟人学那么重要,身边的人那么多,跟谁学才能又快又好地吸收养分?
跟上司学
看到这个建议,有的小伙伴可能要大跌眼镜。上司?躲都来不及,还谈什么学习!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在一起吐槽上司,人无完人,他们确实有缺点,甚至有不少缺点,但就凭他是上司这一条,就值得你学习。
首先,跟上司学习,效率有绝对优势。因为你们每天要共处几个小时,加上面谈、吃饭、活动等各种交流,你有很多机会向他学习。
也许你会反驳,我跟旁边的同事不是更多机会吗?是的,但是,跟上司比起来,后者拥有更丰富的专业技能、管理经验以及值得深挖的个人才干。他的专业技能有哪些过人之处?他是怎样带领团队的?他有什么才华……向比你优秀,但不会距离太遥远的人学习,能够快速找到提升自我的发展路径。
此外,在你和上司的交流互动中,你们之间多了一种隐形的关系:师生关系。如果你能在交流中态度积极、谦虚好学,很容易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如果能对工作发表独特见解,提出有亮点的解决方案,更会让上司对你刮目相看。
跟伴侣学
我们每天在工作上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伴侣之间,除了谈情说爱,柴米油盐,职场是逃避不开的话题,这种交流暗藏绝佳的学习契机。
两人相互分享行业信息、专业知识,可以快速、深入地了解另一个行业,能够拓宽眼界,储备丰富的知识,学习和维系感情两不误。
每个人都有工作压力:环境适应,业绩滑坡,人际障碍,晋升挑战,同事竞争……这些会成为干扰生活的因素。伴侣之间,如果能多观察对方的情绪,在适当的时候主动询问,表达关怀,让对方的情绪得到释放,就能很好地缓解压力。同时,这也是一个深入彼此内心的机会。真正交心的人,会触碰到对方最柔软的地方。
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学习如何观察他人,学习他人怎样处理负面情绪以及怎样引导消极的人走出困境。
常常听说,有的情侣为了生活琐碎闹得不可开交。如果你们是相互学习的伴侣,这种情况会得到很大改善。因为,学习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你了解到对方为什么那样处事,处事方式有哪些软肋,就会变得包容。
有时候,我们习惯在不明真相的时候,急着宣泄情绪,很容易破坏感情关系。向爱人学习,能促进伴侣关系更加更亲密、和谐。
跟内行人学
内行人的信息对我们做选择至关重要,尤其当我们开始涉足一个新的领域,跟他们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找某个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学习。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我要了解如何买一辆适合自己的车。我曾经在微信骚扰在广汽公司上班的鹏哥,对比不同车型优势。我曾经在滴滴车上,跟专业修车师傅学习汽车保养。这些信息,让我快速从一名汽车小白,拥有靠谱的基本认识。
内行人,也包括在某个领域混迹多年的人。他们有很多独门心法和宝贵意见。大学时,电脑经常出问题。我曾经跟那些非计算机专业,又擅长修理电脑的男生,学习如何给电脑体检、提速等小窍门。
内行人的范围可以再广些:那些在某个领域比你了解更多的人。在这种模式下,你需要随时随地盘活自己的学习程序,善于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长此以往,不仅能吸收各个领域不同层面的知识、技巧以及经验,还可以修身养性,变得谦卑、主动、好学!
跟年轻人学
一天,团队小伙伴拿了一份通知给我签字。看到几个偏旁、部首堆积在第一行时,我顿时蒙圈了。原来这是刚出炉的网络热词,尽管考虑到新词的普遍认知度问题,我没有禁止他们使用。
90后年轻小伙伴对网络新鲜事物的敏感度,比我们想象中要高很多,哪怕我们有意识地努力靠近,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里面是生活方式、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全面不同。
除了捕抓新鲜事物,在逻辑思维上,我们很有必要向年轻人学习。
85后的朋友们,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逻辑、思维概念的?虽然不好肆意但我承认,我是进入职场第二年,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逻辑能力很差,思维混乱不清,之后才慢慢学习提升。
在参加由90后主导的“天琥大讲坛”时,我发现,他们也许表达不够顺畅,内容比较平淡,但却一致地思路清晰,逻辑结构明显经过精心设计。而他们当中,几乎都是初入职场的年轻小伙伴。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跟年轻人学习,不仅可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增强环境感知力,而且对管理者而言,这更是一门必修课,用多元化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和团队互动,有利于团队管理、提高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