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原创分享—女儿的私人逻辑:“她们是一伙的”】

【 原创分享—女儿的私人逻辑:“她们是一伙的”】

作者: 育娃育己 | 来源:发表于2019-06-08 15:43 被阅读0次

放学坐班车回家的路上,如果作业少,女儿就会和一个高年级姐姐约定,回家吃完饭出去玩,上一次,她垂头丧气回家,我问她怎么了?原来那个姐姐约了同班同学一起玩,我问她怎么没有加入呀,她说:“她们是一个班的,一伙的。”

我心里觉得很好笑,但没表现出来,如果我说大家都是好朋友,就是饭后玩一会儿巴拉巴拉,她也不会去听,因为在她当时对这件事的处理就是这样,会把自己屏蔽出去,不会有“勇气”去提加入的要求,这个“勇气”不是敢不敢说,而是她对加入新团体的认知。

前天的一个小插曲,一个小故事,女儿对交友的认识变得宽广了,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吧。

那天照旧我们吃完饭,在健身器材玩,碰到了一个班车上的二年级的小妹妹,两个孩子很自然的玩到了一起,一起爬高,单杠......这时,又来了一个二年级的小妹妹,她很健谈,自报家名哪个学校几年级,表示想和她俩一起玩,我在旁边笨拙的“锻炼”也在悄悄观察她们的方式 ,发现其中的奥秘。

两个二年级不同学校的小妹妹都很好奇彼此留了多少作业,现在班级流行玩什么,在旁边的女儿感觉受到了冷落,她还觉得二年级挺轻松了,等你们上三年级试试的“旁观者”心态,试图告诉她们“经验”,两个小女孩儿没有回应多少继续攀谈,女儿摆出一副:“哼 ,小屁孩”的姿态,虽然还是一起,但她会自顾自的玩。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她和我聊:“一个班车上的妹妹有新成员加入,就不怎么和我玩了,我有些生气。”

我:“我看你们玩的挺好呀,在我看来,还觉得你和她是一个学校的会更好呢。”

“她们俩是一个年级,是一伙的,就不跟我玩了。”我意识到,加入新团体女儿受到冷落时,会找别人的共通点,然后自己加工,形成这样的“私人逻辑”,讲道理是没有用,就像我们只看见我们相信的“事实”一样,那我就给她讲个故事......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化妆很厉害的好莱坞大师给实验人员画“伤疤”,每个人的“伤疤”不同,在不同部位,然后拿镜子给实验人员看,每个人都惊呆了,因为这个“伤疤”真的太逼真了,仿佛真的就长在自己脸上一样,然后大师说,还差最后一步就完成了,你们可以出门和别人交谈,办事,或者坐在路边都可以,实验人员放下镜子,让大师完成最后一步就出门了,时间一到大家回来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人很气愤,他说全程别人都盯着他的伤疤看,很不礼貌;有的人很悲伤,觉得别人对她不尊重,因为伤疤受到了特殊对待;有的人一直在自卑里,他觉得这是缺陷别人会一直盯着看,再报以同情的目光。所有人发表完感受后,大师让实验人员拿起镜子看自己的“伤疤”,其实在出门前的最后一步,大师已经把实验人员的“伤疤”擦掉了,每个人都是带着自我认为的“伤疤”出去,那么他们所有的相法也是基于自己的认知上,自我加工,自我评判而断定的,这也是体现“私人逻辑”的一个小故事。”

然后我对女儿说:“我们眼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认为的‘事实’,每个人看到的‘事实’都不一样。”

其实我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听懂,但我觉得这个故事会让她有所启发,今天这个启发就实践了!

在今天的放学后,女儿和我说,吃完晚饭和那个姐姐出去玩,重点是和那个姐姐的同学一起玩,我看的出来她很开心,不仅是为了玩,更是她有勇气加入新的团体!

回家之后她跟我聊都一起玩了什么什么......但没有“她们是一伙的”的这种绝对的诠释,在这几段事件里,我只作为旁听者,观察者,引导者,不去指责孩子的对与错,因为在我们眼中的“对”不是孩子认为的 “对”......

相关文章

  • 【 原创分享—女儿的私人逻辑:“她们是一伙的”】

    放学坐班车回家的路上,如果作业少,女儿就会和一个高年级姐姐约定,回家吃完饭出去玩,上一次,她垂头丧气回家,我问她怎...

  • 第121天摘 巜和谁聊就和谁是一伙的》

    《到底和谁一伙?》刘友龙,持续原创分享第1282天。 做咨询的时候,需要与当事人是一伙的,这个一伙并非是...

  • 私人的逻辑

    “私人逻辑”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里面的一个关掉,私人逻辑的特点,是对于个体来说,认为自己的“私人逻辑”就...

  • 我能富养她吗?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他们的逻辑是,富养女儿就是让她们在富裕的环境中成长,从小培养她们一种富贵...

  • 你的私人逻辑

    我才知道我以前的逻辑。 我参加工作之后,工行确实给了我很多机会。但我为什么没有抓住呢?我...

  • 私人逻辑的认知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认为,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都围绕着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周围的世界是怎样的?...

  • 孩子的私人逻辑

    场景: 孩子写英语作业时,喊了两次“爸爸你过来嘛”,我一边在吃晚饭一边接工i作电话 孩子的感受是: 不高兴 失望 ...

  • 私人逻辑

    私人逻辑是阿德勒心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也是阿德勒伟大的发现。它是我们出于个人生活经验以及通过对这些经验的认识而...

  • 私人逻辑

    案例:一早送儿子上学,他嫌迟,体检单又是一堆不合格,上班又因为走廊上有小纸条被领导批评,放学他奶奶又打电话说...

  • 私人逻辑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 人的观念,行为,价值观的形成, 都是基于事件、感知诠释,信念和决定等四个方面的相互影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原创分享—女儿的私人逻辑:“她们是一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mi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