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的自我价值感特别低,因为我是在养母家长大的,所以从小到大,做任何事情,我都会努力做事,希望可以得到父母的认可。
逢年过节,每次回父母家,就会抢着烧火做饭。打扫卫生,让自己显得很能干的样子。
但是,我的内心深处是有怨言的,因为我也想坐下来好好休息一下。
我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改变的。
当我不想回家的时候。即使是逢年过节我也不回家,即使回去了,也不会和以前那样,去抢着烧火做饭,打扫卫生。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这一关很难过,因为心里特别恐惧,我担心自己不回家,或者回家不干活的话,会跟小时候一样,被爸妈再次抛弃,没人要我了,我可能会死掉。
后来我意识到这种恐惧,是我假想出来的,小时候努力讨好父母,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他们抛弃,是一种求生本能。现在我已经长大,可以自己保护自己,所以也不用再去讨好他们了。
就这样,经过反复测试,我终于可以做到想回去就回去,不想帮他们做饭,就不帮他们做饭,做真实的自己,真的很爽。
今天读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里面有一段话,我特别有触动:
我们不能一味责怪那些阻碍改变的行为,更不能责怪心理免疫系统,因为它曾经保护了,也许现在还在保护着弱小的、容易受伤的我们。
它就像一个尽职的老奶奶,为了保证安全,百般阻拦我们到新的地方去。但终有一天,我们要挣脱她的怀抱,开始新的旅程。
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想改变,却又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改变呢?
因为当我们去改变的,心里就会出现让自己感到特别害怕的场面或感受。这种场面或者感觉是自己小时候经历过。
所以,当我们在改变自己的某一行为时,肯定会有恐惧感,但要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这只是小时候的经历,已经过去了,我们已经长大,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