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篇前最好可以预先了解基础篇
↓↓↓
《(一)处子篇——位置》
高位防守,半场逼抢的结果就是体力激烈消耗吗?
我认为不然。
在对方半场丢球,全体回追落位,一场比赛来来回回,你来我往,这才是对体力巨大的消耗,中场和后卫球员常常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最后导致攻上去的时候跟不上,防守的时候回不来。
相反的是,在球丢掉之后,就地发起逼抢,在半场利用人数的优势将球权不惜成本的夺回,对体力是另一种方式的节省。
本赛季的巴萨通常求稳,除了两中卫拖后之外,通常布教授或者拉基蒂奇都会拖在队伍的最后面,防住对方的反击,但是这意味着,在进攻中通常会少几个人。
结果就是巴萨本赛季保持不败,但是平局的比赛相对较多,有的时候仍然攻坚乏术,打不下保级队的比赛,甚至会输掉西班牙人的比赛。
而瓜迪奥拉带队的曼城,通常会把球控制在对方半场,单后腰的费尔南迪尼奥时常插上进攻,远射也极有威胁。其他的人更不必说,后卫也会在觅得空间时自己带球向前。
结果就是曼城成为本赛季五大联赛火力最强,但是单后腰都敢助攻,这样不会把防线暴露出来,被人反击打成筛子吗?
确实不如巴萨和马竞稳,防线做不到密不透风,
但是足球不是攻防演练,不只是把防守做到密不透风就可以赢得冠军,不存在不透风的墙,皇马四年三冠靠的是进攻端恐怖的发挥,丰富的进攻手段。连续破门场次追平球王贝利巅峰年代的桑托斯,防守端的难求零封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说到底球队赢球凭借的是一个攻守资源的合理分配。
认为单后腰压上,高位防守就很危险实际并没有依据。
假设球场上双方具有三条线,前锋线,中场线,后卫线,把球队的站位抽象为矩阵,进攻首先要穿过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最后一条门将,最终打成进攻。如果把队形拉开,人员充分填充场上的长度和宽度,进多少丢多少取决于一支队伍进攻和防守的净实力。
但是半场控球,高位逼抢,等于仅仅是改变了球场的长度,把战火引向对方半场,变相压缩了球场的面积。
这样人员长期处于对方半场,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人员。
实际上把全场的球变成了半场的球,对防守端的发挥实际上没有想象中之大的影响
因为后卫线并不是完美的,四人,显然无法完全覆盖球场的宽度,总会有人犯错,但是在高位犯错和在低位犯错,在观众看来,高位防守的失误更令人恼火和无奈,因为当达到失球的一刻,球员已经过掉后卫线,奔袭半场面对门将,防线被突破的每一个丢球会被不合理地放大。
高位防守内心的独白便是:
如果零封并不是一件性价比较高的策略,既然丢球之后前锋线,中场线需要持续奔跑努力回追回到拖后的后卫线身前,为何不直接将后卫线摆在对方半场,在半场就开展防守任务——一个仅仅是看起来比低位防守风险更大的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