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客体关系理论概论

客体关系理论概论

作者: cicy0904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23:19 被阅读0次

    客体关系理论:概论

    1. 较之弗洛伊德的理论,客体关系所看重的是儿童前恋母期的发展。

    2. 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是指人类,即与人的关系。

    克莱因

    3. 克莱因发现:与儿童用来控制情欲冲动的能量相比,儿童使用了更多的能量来建构他们的人际关系世界。因此,她声称:儿童的行为较少受其情欲冲动所控制,而更多的是受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所左右。

    4. 在构成儿童生活的所有关系中,克莱因对对“母子关系”最为感兴趣,母子关系是其他所有关系的原型。

    5. 克莱因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我的核心与婴儿最初的且最基本的客体关系(即与母亲的关系)联系非常密切,这种关系比其他任何关系更能成为建构儿童内在世界的基础。

    6. 关于母亲的起源,克莱因认为,在婴儿出生前,母亲就已经为婴儿而存在,作为天生的源自内在的存在,母亲建构了一种无意识的内在知觉形式,这种形式是婴儿遗传基因的构成部分。连同其他固有的形象一起,内在母亲决定了儿童对外在世界的回应方式。

    7. 在儿童的心中,母亲的存在就像是一个原型。

    8. 关于死本能,克莱因相信存在一股破坏的内在力量,如果不控制的话,会导致自体的毁灭。即使到到弗洛伊德后期,弗洛伊德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死本能的观点,但克莱因继续坚守关于死本能的观点,并且认为,个体内在的生与死之间的力量斗争最终会被投射到外在的世界中去。

    9. 根据克莱因的观点,这种死亡本能是儿童早期喜欢将世界分为好与坏的原因。

    10. 正是好客体和坏客体之间的动力性相互影响,构成了克莱因关于婴儿精神世界的观点。

    11. 克莱因指出,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包括两个基本状态:偏执状态(偏执-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

    12. 偏执状态是从婴儿出生开始,持续到生命最初的三到四个月,表现为婴儿最初降临世界的特征。

    13. 婴儿从心里把感到害怕的、恶的的映像和那些感到舒服的、良性的映像分离开,这种将内在世界分成好的和坏的成分的早期分裂,代表了婴儿调和内在冲动的原始方式。

    14. 抑郁状态开始于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的第二季度并一直持续到第二的开始。在这一时期,分裂过程开始逆转,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客体被婴儿接受。

    15. 虽然分裂过程的逆转标志着通往成熟方向的一个进步,但进步的取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婴儿逐渐感觉到他已经伤害了甚至摧毁了母亲,这些感觉即便只是由幻想中发生的事件引发的,程度也相当强烈,对婴儿来说,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因此就出现了克莱因所称之的“抑郁性焦虑”。此时婴儿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以一种类型的焦虑(迫害性焦虑)来替换另一种类型的焦虑(抑郁性焦虑),因此内疚感替代了破坏性冲动。这种替换也有积极的一面,婴儿主观上体验到自己带给母亲的痛苦,并同时为此感到难过,意味着已经开始发展公共情能力,这与成人想要补偿受伤客体的愿望一样,它意味着婴儿已经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客体关系。

    16. 克莱因用“状态”描述婴儿心理发展所经历的重要阶段,她用婴儿处理“爱-恨”关系的方式来描述婴儿的心理发展,而不是用性心理发展期的概念诠释。

    17. 早期人格发展的研究来源于原始客体关系,因此克莱因对客体关系理论的贡献可以概括为:她开拓了对早期人格发展的研究。由此克莱因推动了研究重点由恋母期的关注转向对前恋母期的关注,从分析婴儿满足他们的性心理驱力的方式转向分析他们建构其表象世界的方式。

    18. 虽然克莱因的很多观点(如母亲体验的原是起源、内在善恶力量的斗争等)都被淘汰了,但是她提出的有关分裂及其无疑是机制的运作观点影响影响了整整一代客体关系理论雪茄,可称为客体关系之母。

    费尔贝恩

    19. 费尔贝恩和克莱因一起归并为客体关系理论的“大不列颠学派”

    20. 费尔贝恩在20世纪40年代发飙了一系列临床报告,他提出建立关系的欲望是动机性力量。原欲并非源于寻求身体快乐的需要,而是源于寻求客体的需要。

    21. 费尔贝恩提出了自己的有关人类发展的关系理论,提出了一个聚焦于关系而不是降低原欲张力的成熟顺序。与克莱因一样,高度重视早期母子关系,而不同的是,他关注依赖在关系中的作用而不是毁灭性幻想。

    22. 根据费尔贝恩理论,每一个儿童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婴儿期依赖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的依赖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为自主功能的获得奠定了基础,并且体现为与生活中重要人物建立关系的特殊模式。

    23. 在婴儿期依赖阶段,儿童从心理上与主要抚养者融为一体。温尼科特描述为是一对“养育伴侣”,而不是两个单个的人,费尔贝恩称这种状态为“原始认同”。

    24. 在成熟的依赖阶段,关系的显著特点是成熟和交换。

    25. 费尔贝恩有关内在世界的观点可以概括为,通过详细描述不同类型客体关系以及相关联的自我状态,详细阐述了克莱因的观点。但是关于好的和坏的客体的性质方面,他与克莱因的观点有所不同。克莱因认为,客体的“坏”是儿童自己内在世界向外在客体(尤其是母亲)投射的产物。费尔贝恩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坏“是那些确实挫败、拒绝儿童的父母被内化的层面。

    26. 概括言之,费尔贝恩有关婴儿心理的观点是:婴儿与母亲的互动会产生内在客体世界的分裂,这些分裂,依次又形成了婴儿自我状态的分裂的基础。由于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优先考虑了真实的而非幻想中的互动,因此比之克莱因的理论,费尔贝恩的理论中的客体关系更为纯粹。费尔贝恩是最先赋予客体关系观点的学者之一,即自我或真实的自体永远不可能在人际关系情景以外发展。

    玛格丽特 马勒

    27. 马勒可能是最果断地将母子互动放在发展的情景中的客体关系学者。

    28. 马勒对情绪困扰儿童的研究最终扩展至正常儿童的范围。通过仔细观察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中与母亲的互动,她总结出早期联结的性质。她将这种联结以及儿童建立分离认同的原始努力看作是持续一生的、被称为“分离-个体化”阶段的开端。马勒对此过程以及促使此过程得以进行的互动的描述“简洁而富有感情”,这使她的论断成为继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观点后有关儿童傲气童年的最为引人瞩目的观点。

    29. 在马勒看来,成熟的整个顺序,就是儿童从对母亲的共生依恋状态转向实现稳定的自主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自闭阶段、共生阶段和分离-个体化阶段。在分离个体化阶段中,生命中最重要的冲突,即对自主的追求和要停留在与母亲的融合状态中的强烈欲望之间的冲突,表现的最为强烈。儿童解决这种冲突的程度,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不带病态地走完一生。

    30. 根据马勒观点,自闭阶段起始于婴儿出生,并持续到出生后的第三或第四周。在这一时期,婴儿通常意识到不到其他人,只是通过寻求乳房来维持生计。

    31. 共生阶段大约开始于婴儿出生后的第五周,持续到第五个月。

    32. 在共生阶段,微笑反应首先出现在对母亲面孔的反应中,虽然这似乎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分离,但马勒指出,婴儿仍然继续将母亲体验为同一人际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分化仍然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33. 分离-个体化阶段始于出生后的第五个或六个月,一直持续到第三或第四年。该阶段又分为分化、实践、和解和原欲客体恒定等一系列亚阶段。

    34. 分化阶段(5.6-10月)母亲-孩子之间主要的动力关系围绕在知觉区分上。陌生人焦虑即在此阶段。

    35. 实践亚阶段(10.11-15.16月)其显著特征是婴儿开始进行四肢爬行的运动。爬行的时候便可以在身体上与母亲分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可以完全依照他自己的意愿来活动。他仍然需要寻求母亲的存在兵部时加以确认,以便获取情感上的加油。

    36. 和解亚阶段(15.16.17.18-30月)儿童在语言层面上与母亲以及其他重要人物之间进行了越来越多的互动,因此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儿童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几乎是得意地展现他新建立的独立时,自体的主张以及分离的感觉便成为核心。但是儿童在将自己与母亲分离,并将自己建立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过程中,虽然迈的步伐越来越大,但他仍然强烈地需要帮助和确信。儿童试图否认这一点,这最终导致了“和解危机”的产生。

    37. 和解危机实际上是母亲与儿童正在进行的一列斗争,这些斗争构成了儿童对母亲的需要和儿童在分离个体化进程的需要之间的冲突。母亲能够成功的给予儿童情绪支持并保持自己的坚定性,且在这两者之间达成恰当的平衡,同时仍然允许儿童进行健康的独立活动,母亲这种平衡能力四解决这种危机的关键。

    38 原欲客体恒定阶段(30月-约三岁)这一阶段可能是最关键的阶段,因为他在自体的产生以及自体最终的特性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形成对母亲的稳定的内在表象(原欲客体恒定)。如果这一点没有完成,儿童将继续依赖母亲的身体存在来获取安全感,永远无法发展出自主的自体感。

    40. 原欲客厅恒定的获得是假定母性内射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已经被整合。如果整合是不完全的,儿童以及若干年之后的人,对他的人际环境中的人的反应要么是严厉的、拒绝的,要么是给予不切实际的满足。这两种状态都是起源于不完善的早期客体关系,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导致了成人客体关系的破裂,并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41. 简而言之,分离-个体化阶段包含了两个互补却又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分离是儿童从共生融合中脱离出来的过程,共生融合代表了早期儿童与母亲关系特点。它始于知觉区分,终止于认知合并。另一方面,个体化是以一些具体成就(如运动力、语言的使用、以及其他显示自主活动能力的活动)的实现为显著特点的。马勒的贡献在于她考证了这些过程,并显示了这些过程与儿童早期客体关系的重要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客体关系理论概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ri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