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样一件客观发生的事情,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而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会发作用我们的认知和理解,这样循环往复,就会成就我们不同的人生。

信念带来的差距
两种信念:
甲.:他好牛阿,他天赋好好,我一辈子也不可能赶上他;
乙:他好牛阿,我要向他学习,而且一定要比他更努力,要不我们的差距就更大了。
这样的信念差距如果只维持一两天,也许我们看不到差距,但如果这个时间是两年、五年甚至是十年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我一定要完成这个目标!”
“我有点想要完成这个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的信念就差在这“有点”上。“有点”像一个窃贼,它惦记我们的时间、偷走我们的精力、侵蚀我们的梦想,、吞没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信念的来源
信念既然对我们如此重要,那信念来自哪里,我们又改怎样去习得呢?

行为确认:行为的结果会强化我们的认知。如果一个农夫出门老看见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就会强化他认为自己只要守着树桩就能捡到兔子的认知。这符合我们之前提到的人类行为本质模型。
迁移:迁移是指我们受到他人、环境、教育等影响而产生的信念习得和改变。
想象:人类可以通过想象创造出一个完全独立于真实世界的世界,也可以通过想象获得心灵的自由,就像纳粹集中营的那位。
不合理信念
想想看哪些信念给我们带来了负面情绪?

绝对化的要求:人们常常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一件事就应该发生或者就不应该发生,常常混淆“我想要”和“应该要”,强迫结果的发生。
过分的概括化:人们常常用一时一事去定义一个人,喜欢给人贴标签。
糟糕至极:认为一步错步步错。一步错了赶紧调整,事情都有可能向更好的或者更坏的方向发展。
正确的信念

无能、无助、无价值的人的思考模式是:have do be,也我就是有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成为什么;而智慧者的思考模式是:be do have,也就是我想成为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有什么。
以上四篇是我参加分身术训练营的归纳总结,下一篇我会就个人实践以及感悟谈谈自己的想法。巧琳在路上,与你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