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一位不世出的智星陨落,他的名字叫郭嘉,卒年三十八岁。
史书记载郭嘉的死因是疾病深重。曹操对于他的死感慨异常,叹曰:“中年夭折,命也夫!”
然而曹操在《述志令》中曾向天下人昭告:“……性不信天命之事……”
既然曹操本性不相信天命,为何会认为郭嘉的死是天命难违呢?难道真是封建迷信的宿命论在暗中作祟?
非也,曹操如此悲叹郭嘉之死并非迷信,而是映照了中国古代《易经》中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坊间有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民间学者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觑,一语点中了郭嘉和诸葛亮两位不世出的智多星一脉相承的关系。
郭嘉出山之时27岁,诸葛亮出山的时候也是27岁。更让人称奇的是,二人的出山之路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郭嘉年少时,志向远大。汉末天下将乱,郭嘉从20岁左右就开始隐藏自己的才华和名气,暗地结交天下的英才奇俊,从不和俗人往来,以至于当时很多人并不了解他,只有深入交往的明达之士,才知道他是一位不世出的奇才。
郭嘉出山前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明主,21岁北见袁绍,一见面就看出了袁绍终究难成大事。
郭嘉跟袁绍的两位谋士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在选择主公的时候都非常谨慎,洞悉而又周全,这样在以后进言的时候才能被主公采用,进而才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袁绍这个人表面仿效周公礼贤下士,其实并不懂得用人的真正道理。想的很多而缺乏重点,喜欢谋划而又不能决断,想要和这样的人共济天下,成就一番霸业,是很困难的。”
于是断然离开袁绍,在家隐居赋闲六年。二十七岁那年被征辟到司徒府,郭嘉才算正式开始他的入仕征途。
同样诸葛亮在遇到刘备以前,自比管仲乐毅,志向不可谓不大;不应荆州牧刘表的征辟,不可谓不能审时量主;非三顾茅庐而不出,不可谓不矜持才华。
除此之外,二人其他方面的神似之处,更是令人不得不为之扼腕叹息。
诸葛亮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郭嘉殚精竭虑,笃疾柳城道。二人劳思致死的命运似乎是如出一辙。
《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乎妖;《三国志》记郭嘉,颖慧而类于神。二人察人知事,算无遗策的通识谋略仿佛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郭嘉和诸葛亮固然有如此之多的神似之处,但二人毕竟并非一人,有的更多的则是不同之处。
杜甫有诗云:“诸葛大名垂宇宙!”,试问当今天下,诸葛亮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相较而言郭嘉之名虽然也如轰雷贯耳,但并没有到达老幼皆晓,妇孺皆知的地步。
一个人要想被更多人记住,除了诸多可圈可点的功绩以外,还要有亮点,就是说要特点突出。
西施因美而出名,东施之丑的传播力度也毫不逊色。
以下请允许我针对郭嘉的亮点,“鼓吹”一番,以求更为广泛的传播,免得英雄远去,真的就如浩浩江水任东流,烟涛微茫信难求……
郭嘉自公元196年被荀彧推荐给曹操以来,一共为曹操服务了11年。
在这短暂的11年里,郭嘉屡献奇谋,其中除了擒杀吕布,击破刘备,计斩袁谭、袁尚,智料孙坚之死以外,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关于曹操和袁绍之间,曹操必胜的《十胜十败论》。
一、道胜:袁绍腐儒性格,日常处事礼仪繁多而杂乱,经常被外在的形式所羁绊;曹操通脱潇洒,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因此“道”高一筹。
二、义胜:曹操手中有汉献帝,奉天子以令不臣,合乎道义;袁绍想拥兵自重,不思勤王靖难,违时背民。
三、治胜:袁绍治理天下的理念循规蹈矩,遵循儒家思想,以宽济宽。汉末天下大乱的根由正是因为统治者的“政失于宽”,仁过宽则难治刁民和奸诈狡黠之人,袁绍不思改进,反而愈演愈烈;曹操则利用法家、儒家,霸王道杂之。宽猛相济,恩威并施,张弛有度的措施符合当时的时代需求。
四、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甚至不问道德品行,唯才是举,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五、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六、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那些善于溜须拍马,文采繁盛的人多归附袁绍;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更愿意归附曹操。
七、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八、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耳根子软。而曹操明辨是非,主见强。
九、文胜:袁绍用人制度是非不分,赏罚不均,含糊和稀泥;曹操用人赏罚分明,做得对进之以礼,做错了正之以法。
十、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爱摆阵势,摆造型,曹操则用兵如神,诡异难测。
郭嘉初见曹操,所陈述的袁、曹对决的十胜十败观点,固然有其溜须拍马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套预测评判胜负的理论基础颇有其科学价值。
这十点分析对比,归纳总结,无论是政策理论、法令实施、组织措施、线路规划以及各人的思想修为、性格气度、文韬武略等各个方面,都可谓面面俱到。
此番言论出自一位初出茅庐,不到30岁的青年之口。郭嘉如果不称之为天才,又称之为什么呢?
依我看来这套胜负理论在察人知事,知人论世的层面上比谈论天下大势的《隆中对》要寻幽入微的多,《隆中对》是战略概要,《十胜十败论》是具体到心理层面的理论剖析。
在这里我们当然不是要比较郭嘉和诸葛亮论见的高低,而只是谈论见的不同。
我们可以尽情地谈论诸葛亮和郭嘉二人的相似和不同,的确不应该对二人进行胜负高低的比较。
一是二人生前所处时代并不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中。
二是二人所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诸葛亮之长在于治国理政,郭嘉之长在于将略应变。
三是二人没有比较输赢高下的必要。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何况思想谋略方面的比拼,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历史人物的千秋功过,本可任由后人评说。然而对于先贤们,我的观点还是趋于保守,总是希望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来了解和瞻仰他们。斯人已逝,希望给后人留下的是少一些品头论足,多一些慎终追远。
关于郭嘉的英年早逝,曹操是大为悲痛的。在写给荀彧信中,曹操追伤郭嘉,说:“郭奉孝年不满四十,与我朝夕相处了十一年。这十一年中的阻险艰难,我和他一直都共同面对,携手并进。你和我年龄相仿,我看这个小老弟不仅智略通达,而且看人做事果断而又准确,我本想在咱们百年之后,托付后事给他,没想到他竟然先离我们而去,我实在是悲痛伤心啊。”
后来曹操赤壁遇周郎,折戟沉沙之时,再次想到郭嘉时,叹息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一个人死掉,时人为之惋惜,尤其他身边的人惋惜他,总也免不了有利益的纠葛镶嵌其中。千年以后,后人们已经没有了现实利益的存在和考量,仍旧会不时得想起、谈起、缅怀和追思,这就不得不承认此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存在,是有其不可磨灭的意义的。
郭嘉这个人之于道德层面上是没什么特别值得追忆的,但是他的英年早逝的确让人叹息,后人因此而失去了多少智慧的财富!
周代有谚语说:“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郭嘉之死岂非映照了古人为人处世的哲学?列子所言:“恃道化而不恃智巧。”可以引为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