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结束了好些天,也看过各式各样的讯息,有激动,有吐槽,有敬佩,有感动。当上上周小花儿布置题目谈奥运时,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当我谈奥运时,我谈些什么?
整个奥运会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运动员们专注坚定的眼神和沉浸当下忘我的运动状态。那种美吸引着无数人的眼光,让人心生敬佩。之后当我看到一篇推文,讲的是女子自行车赛的冠军安娜.基森霍夫(Anna Kiesenhofer)的夺冠故事,我意识到当我谈奥运时,我想谈的是:感觉的重要性。
比起其他参赛队员,安娜与众不同,因为她没有教练,没有队友,没有队医,只身一人参加比赛,最终赢得了金牌。这种“普通人逆袭”的故事很吸引人,不多见更是不容易达成,却也让人看到了普通人也可达成目标的希望。
作为一名业余车手与其他专业车手比赛,比赛一开始,安娜她就冲了出去,不管风阻大小,只顾向前奔袭。虽然按照专业车手的常识,是很少有人这么快就冲出大队伍的,可能会遭遇比赛后期体力不够的问题,但安娜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
不要太相信权威”。她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安娜在给自己当教练的无数次练习中,她能够准确地接收到身体传递的各种信号:在这条比赛路线中,比赛测量是什么?自己什么时候状态最好?多少公里后需要补给?无论是从营养和设备到训练和战术,她完全是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做出的归纳总结,再去实践和不断调整。
在她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时,她就是自己的教练,队友和队医。于是,她一个人,也强大成了一个队伍。
赛后,安娜还说过一句话:“不要放弃,坚持做适合你性格的事情,你只需要遵循你的直觉。”这句话给我深深的共鸣。
深一步思考,如何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事?又什么是直觉呢?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是需要体验各种事情后,自身的感觉告知的。而直觉,是在相信感觉的前提下,不断地练习后,大脑和身体做出的最快速最直接的反应。
所以,越了解自己的人,越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越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了解自己的方法就是“相信和培养自己的感觉”。
首先,相信自己的感觉需要勇气,特别是在“感觉是多不靠谱的事,凡事要理性”这样的观念下。再者,相信自己的感觉需要保证接收到的信息是正确的,所以要养成“对自己真实表达”的习惯。最后,相信自己的感觉还需要得到一次次地验证成功,这也是继续实践需要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此坚持培养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意外的发现:“活在当下”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实生活的实践和真实感受。而专注力的练习和培养,又是人生中最强BUFF的大礼包。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练习,去超越自己。如全红婵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跟谁比赛都一样,不管怎样,都是要跳好自己。奥运会也就是跳五个动作,想好每一个动作,把自己的动作跳好就行了。”是啊,我们的对手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世人眼中的遥不可及,只是他们日复一日超越自己的结果罢了。而“只和自己比”,才能摆脱内卷人生,金牌、名利、声望或者财富,都只是追求至善过程中的附加物。
所以,安娜夺冠的秘密就在于:不受大众观念的影响坚持做自己,去了解自己,制定出最合适的方法,然后完全沉浸在热爱的事情中做到至善。夺冠,也只是顺便罢了。
文字 | 配图 | 可可
思想指导老师 | 王碁(qi)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