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师傅并不像个油嘴滑舌的人,看着倒古板的。他,大约快五十岁了,板寸头,略花白,国字脸,单眼皮,皮肤略粗糙,露出的手臂上都是青筋,说话时也没什么笑容,一字一句,显得他的话更可信。
“哎呀,托师傅的福,怎么着也活个九十九,看着我的孙子们考大学结婚生孩子。”亲妈喜笑颜开。
腊梅和红兵十分高兴,亲戚们也很高兴,纷纷向师傅敬酒,这天大家都喝了不少酒。
回去的路上,红梅想着自己父母和友志父母,是不是也该准备这东西,这念头一刹那也就过去了。家里有奶奶,奶奶是慢慢老的,感觉还能撑很久,爸妈也很年轻。他爸妈也还年轻。自己也不适合讲,老头子生病,一定有忌讳。
未来,似乎有点沉重。他们倒没觉得,开开心心的,亲妈真是个睿智的老太太。
隔天就拎着东西出去了。老头子基本稳定了,两个人心里少了些压力,商量之后最终选择去了省城,还想一边打工,一边看病。年纪一年比一年大,现在错过了,也许将来会后悔。
毕竟,自己和友志都想要个孩子。
她也希望小四也在省城找工作,姐妹之间,主要有个心理照应。有事可以借个肩膀,和丈夫和母亲不同的肩膀,没有沉重的负担,只需倾诉只需说说话儿。
她觉得小四太憨了,马上毕业了,还捧着书,一点不着急。好像去哪里也无所谓的样子。听爸爸的那话,他还想找大姑家老表把她弄回去。
读书辛苦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跳出来了,做什么还回去,就是自己挣着要出去,一定要出去。
小四太憨了,还得说说。
小四也在打听招人的信息,起先想着自己是师范的,要出去做老师才是对口吧,虽然她不喜欢做老师。平时,她也不太喜欢指手画脚的人,也觉得自己缺乏指导别人的能力。
后来发现其实生物方面的都可以试试,甚至相关的一些企业也可以,还听说,只要人家单位愿意要,都可以。读大学是为了提升学习能力,那个证书,不一定要翻开。
开学没多久,粒粒说她学校和陈新那个学校先后有招聘会,约青梅和工院的同学一道去看看,准备好简历。
整理简历,小四发现自己的简历很简单,就几个学校的学习经历,得奖也就是校内的奖励,没有什么比赛奖励和省市级奖励。一页纸就能搞定。
到了省城,粒粒陈新几个人都互相交流过简历,把简历美化成了一个小册子,放大细化自己的优点写自己的期待对未来的展望。小四睁大眼睛,简历还可以这样写?
陈新拿着小四的简历只摇头,说陈青梅你是不懂是懒还是不好意思?
粒粒说,都有。
陈新和粒粒一起帮青梅理了一下,重新弄了一份简历,做了封面和封底。一朵花似的,她自己看着都不好意思。
到了招聘会,一个个的摊位前都挤着学生,青梅跟着他们后面,不好意思张嘴询问,只是拿信息看,遇见对口的专业,才鼓起勇气放下自己的简历,而对人家能给什么待遇,羞于启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