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错题分析,要找错因
在分析错题的过程中,要思考题目为什错。找到题目出错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
但有的时候,虽然找到了原因,但原因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在找原因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一些误区。
2️⃣ 没有因果关系的原因
计算错误一定是计算不熟练导致的吗,在讲初中的一个计算时,发现有个学生一直在用小学的方法。题目能够解答出来,但花费时间长,复杂的题目容易出错。
看起来好像是初中知识掌握不熟练,但实际上是没有使用初中知识,而是使用小学知识硬算。
原因找错了,问题就难以解决。后来把初中的方法讲透后,学生就能把题目做的又快又对了。
3️⃣ 原因不充分
学生审题时,出现了问题。问学生什么原因,学生说忘记了。
真的是忘记了吗,好像是这样,读完题目后,条件比较多,解题时没能记住所有条件。
但原因可能很多,比如学生没睡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题目不熟练没法掌握好各个条件。
又或是答题习惯不好,只读了一遍题,同时没有在图像上标注条件。
4️⃣ 偏离根本原因
在分析错误时,错误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有的学生觉得考好了是试卷简单,没考好是试卷太难了。
这种归因会导致学生认为自己的努力没用,会导致忽略自己的学习方法上的问题。
也有的学生,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归结为内因。于是就会出现,明明自己很努力,但成绩依然不高的情况。因为考试试卷太难了。
5️⃣ 因果倒置
把结果当成原因,把原因当成结果。
学习时会有偏科的情况,因为偏科,所以不喜欢弱科,所以投入时间少。看起来是这样的,但其实是一开始投入时间不足导致的偏科。
所以要想解决偏科的问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少了。
6️⃣ 过度关联
把偶发的情况当成是经常发生的情况。
一次没考好,于是认为自己次次都不会考好。知识点没有弄懂,就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这科的料。
原因找清楚,才能够解决问题。错题分析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成长和认知深化的过程。当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找到并解决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时,即便面对的是再难的题目,也能够从容应对,最终在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