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管理、时间管理一直是热门话题,每个人的方法也有好几十种,但效果却十分有限。在我刚开始步入职场时,也存在这些困扰,很多时间耗在了沟通上,没有把时间真正用在处理问题上。旧任务还没有完成,新的任务又空降来了,甚是让自己身心俱疲。

对于时间管理,我阅读了很多书籍,听了很多课程,研究了很多工具。我用效率工具的APP就达到10多个,比如番茄钟、GET时间管理法是我常用的APP工具,虽然这些APP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的时间管理,但始终还存在不足。
APP很大程度能够带给我们便利,但有时候有些事情是需要仪式感的。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多次提到我使用手帐的过程与经历,对手帐的风格与要求我也提到了个人的想法和建议,如果你想开始手帐之旅,我有以下建议:

1.不会、没接触过,先找一个标杆学习
2.艺术范儿,可能对职场人士不太实用
3.结合自身,搭建自己的手帐管理体系
4.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的手帐,才叫好
不会、没接触过,先找一个标杆学习
每个人都有懒惰+四分热度+拖延症的顽症,我也不例外,我也希望改掉这些毛病,自从我开始创业后,我也愈发的变得自律起来,毕竟背后是一家公司和几十号员工就业的问题。但效率管理还是我的一大短板。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我开始用手帐是因为去了几次日本,发现日本人几乎人手一本。多次与日本人接触后,我也慢慢养成了用手帐。刚开始对手帐没有什么概念,想当然的认为就是一个记事本。我就随机购买了一本,对内容几乎没有研究和要求。
艺术范儿,可能对职场人士不太实用
现在市面上的手帐有近千种,种类、品牌也十分多,5年的时间我就用了几十种手帐。由于我的职业要求,我不建议职场人士用很有艺术性的手帐,主要是不实用。手绘手帐由于有插画的内容非常耗费时间,而对于职场人士,时间都是宝贵,效率是我们首先考虑的第一要素,相比美观,我更看重实用性。

结合自身,搭建自己的效率管理体系
现在我使用的手帐是我自己开发的一套效率手帐—“笨猴手帐”,这本手帐的目的其实很简单,计划、总结、效率、管理、创意、生活就是笨猴手帐的代名词,梳理每一天生活与工作中的繁琐事情,确定自己的重点事情,让自己的时间增值。
对于新手,我建议先听话照做,先看手帐大咖是怎么填写手帐,分析他背后的底层逻辑,再结合自身需求,确定自己想要的效率方法和手帐应该需要包含的模块元素。

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的手帐,才叫好
不管什么手帐,首先应该是便于携带。我需要时刻拿出来进行对照,或结合事务进行日程修改,这是一个频率的问题,如果太大或占用地方太多,始终会是一个问题。
手帐本身没有具体的好坏之分,主要考察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或者按照手帐本身的设置内容,是否真的提高了我们的效率。既然是提高效率,那么应具备方法简单又好用。
>need-to-insert-img
如果你想使用或购买效率类的手帐,这类手帐的内页基本是以计划为主。笨猴手帐里面就有很多关于计划的日期表格,你只需要在里面填写内容即可,这里没有太多的颜值,实用才是根本。我基本是按照里面的时间布局规划我的工作内容,定期进行工作复盘,同时就这一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心得与感受。
以上,是我对手帐的一点探索和思考,期待能够带给你一些有用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