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经·投资·理财创业
共享经济之你料想不到的前世

共享经济之你料想不到的前世

作者: 林木Join | 来源:发表于2017-05-26 15:19 被阅读127次
Sharing Economy

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2017年,共享经济这把火还在持续的烧,更多的猪将被推向风口。很多人都在质疑,这些被推向风口浪尖的项目真的是共享经济吗?这些项目真的能产生经济效益嘛?本文将刨根问底,讲述你绝对料想不到的共享经济的前世,从而更科学地回答上述质疑。

1、分享经济的诞生

想要真正了解共享经济(分享经济),不得不提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威茨曼,其标志性成果《The Share Economy:Conquering Stagflation》宣告分享经济理论正式成立。最初的分享经济理论是为了解决困扰西方多年的滞胀顽症。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理论背景和一些经济学基础。分享经济理论形成的背景是 1960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即经济停滞不前,同时物价上涨。这与普通的经济危机不一样。普通经济危机是经济停滞不前,物价下降,这时政府只要多发钱多搞点工程,让人们赚到钱,需求扩大,企业生产运转,整个经济的车轮就开始转动。但当经济遇到滞胀,政府再多发钱会使得物价上涨,劳动成本上涨,企业还是没有办法雇佣劳动进行社会生产,经济依然停滞不前。

1-1普通经济危机解决方案 1-2滞涨下凯恩斯主义的尴尬

威茨曼提出导致经济滞胀的原因是工资制度——固定工资。在固定工资下,经济遇到滞胀,企业为了消减成本只能选择解雇员工,员工没有了收入来源,整个社会需求不足又恶化经济现状。政府为了解决需求不足,选择用钱来刺激经济,于是便陷入1-2滞胀下的尴尬境况。

1-3当固定工资制度遇到经济滞涨的冲击

对此威茨曼提出用分享经济的方式解决——将工人工资与企业收益或者利润挂钩。这样,当经济遇到滞胀,工资成本自动下降,企业无需通过解雇员工缓解成本压力,这个可以充当经济内部稳定器作用。

可以看出,分享经济最初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经济滞涨,是从分配的角度进行经济利益的分享。威茨曼的分享经济思想迅速蔓延,到现在,社会已经普遍接受了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期权计划以及有限合伙制等多种形式的分享制度。

2、分享经济的发展与重新定义

我们先来看看从经济学学术角度,分享经济都有哪些发展。分享经济还在经济生产活动的另外三个方面(生产——交换——消费)有所拓展。从生产视角出发,基于企业和非企业组织协同、经济与社会共创价值的“价值分享”(经济层面及以外的社会层面);从交换视角出发,基于企业间供需联系和供应链协同的链际“收入分析”;从消费视角出发,基于基于循环经济、人地协同理念的“资源分享”(突破了所有权的限制)。

2-1分享经济的扩展与演化路径

分享经济鼻祖Robin Chase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中提出分享经济的三个核心要点:1、利用过剩产能(分享资产)实现实际的经济效益;2、建立共享平台,分享变得简单易行;3、个人是具有影响力的合作者。

《滴滴——分享经济改变中国》一书中提到,分享经济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分享经济强调的两个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占有” 和 “不使用即浪费”。

再来看看维基百科对分享经济的解释。Sharing economy is an umbrella term with a range of meaning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y involving online transactions. Originally growing out of the open-source community to refer to peer-to-peer based sharing of access to goods and services, the term is now sometimes used in a broader sense to describe any sales transactions that are done via online market places, even ones that are business to business (B2B), rather than peer-to-peer. 分享经济是一系列含义的总括,通常指包括网上交易在内的经济、社会活动。最初的分享经济是从开放社区中分离出来,是基于个人对个人的商品与服务的分享,现在甚至也可以包括B2B的活动。

可以发现,现在流行的分享经济更多的是侧重“资源分享”或者“协同消费”。分享经济在主体、客体上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分享,也许意味着人类正进入一个全方位协同的大分享时代。

3、分享经济到底是什么?

在大分享时代下,纵观分享经济的不同定义,其实本质都是在说这两点:

分享经济是 ①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②更加高效的使用资源

到此,我们就可以回答第一个困惑,共享单车是不是共享经济呢?如果这类租赁模式都是共享单车,那所有的公共服务/物品不都是共享了吗?甚至一个理发师、教练也算?

答案是:全部都是。租赁是一种典型的共享模式,公共服务/物品也是共享模式。但属于共享、可以共享 不代表 一定能产生经济效益,即共享不一定经济。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更加深究,共享产生经济效益的机制是什么样的?

欲知后事如何,关注我,且听下次分解!


部分引用来源:

[1]代明,姜寒,程磊. 分享经济理论发展动态[J]. 经济学动态,2014,(07):106-114.

[2]吴晓隽,沈嘉斌. 分享经济内涵及其引申[J].改革,2015,(12):52-60.

[3]《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

[4]《滴滴——分享经济改变中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享经济之你料想不到的前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fr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