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产出源源不断的作品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可是新手往往很容易陷入到灵感枯竭的状态。
为什么写不出东西来了呢?这也是我一直在苦恼的事情。
我经常感觉到没东西可写的时候,往往都是因为那段时间没有去留心自己经历过的事,输入过的内容。
不过脑不过心地纯粹以娱乐为主,到了想写的那一刻当然写不出东西了。
也就是说,当我某一段时间不太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一直靠着吃老本,当然就面临着素材枯竭了。
我现在开始在培养自己一个新的微习惯,就是写读书笔记。
这个读书笔记不限于形式,不限于篇幅,只要我每天做出了这个动作,就算完成。
比如说,我看见了一段觉得有用的话,我会直接复制粘贴到手机备忘录里,或者直接发到朋友圈。
或者听到比较有观点的音频节目,我会把有用的观点记在笔记本上。
或者在纸质书上看到一些能够启发自己思考的片段,我会用笔划一下横线,在方便的时候誊抄到笔记本上,或者折一下那一页,总之只要可以让自己容易二次看到就好。
我不想拘泥于记笔记的形式,因为我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知识,以及积累写作素材。
培养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也就是培养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把看到的听到的觉得有用的记下来,就是在自己的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
它不一定会立刻变成一篇文章,但是会在我的心里我的潜意识里悄悄地内化,慢慢地生根发芽。
当某一天和我其他相关联的想法和灵感一碰撞,就会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写出一篇文章就是一气呵成的事情。
其实素材的积累就像是买菜一样,想要做出一盘菜,先要去买菜,才能有菜可做,不然纵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想要吃什么样的菜,就要去买相对应的食材,否则做出来的菜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了。
你不可能从来没下过厨就能做出一桌美味佳肴,你也不可能从没做过菜就知道怎样熟练地买菜。
越会做菜的人越知道怎样快速精准地去买食材。
在你还不怎么会做菜的时候就要先按自己能做的去买。
写作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加工再创造的过程,一开始不用要求自己做的准确无误,而是要将积累素材的习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中。
随着自己的写作变得越来越熟练,素材的搜集和积累也会越来越精准熟练,你也会越来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