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色彩大师曾涤尘
曾涤尘作品.(油画)《夏夜纳凉》酷暑的那些事——逝去的竹床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夏天,风行一时的除了扇子,还有一件避暑利器,那就是竹床,又称“竹铺子”。这种床全部是用天然竹子做成的,非常绿色环保,有单人床,双人床,有脚竹床,无脚竹板床,林林总总,种类繁多,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搬到室外去睡的。那时,有支歌是这样唱的:
天空是我们宽广的客厅,
大地是我们华丽的地毯,
星星月亮是我们的客人,
洪流沙丘是我们陪伴……
这真是浪漫得很!
当然,光睡在上面还没完,因为纳凉的序幕还刚刚拉开,好戏还在后头。
首先是睡在竹床上吃着母亲送来的用井水浸泡过沁凉的西瓜,然后听着大人讲故事。
其实一边纳凉,一边讲故事,这已经是铁定的程序,有口才的人正好发挥这方面的特长,故事没有任何局限和条条框框,畅所欲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有趣就行。
记得有个专讲鬼故事的叔叔,人也长得精瘦,两眼又特别大,当他讲到精彩之处,两眼一鼓,放出绿光,把我们吓得哇哇大叫!过后又央求他讲,好享受这种刺激!
躺在竹床上,看月亮数星星,却是另一种享受,随着竹床将我们带到了童话的世界……
其实在竹床上的活动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但是还有一椿事值得提一下,那是现代无论如何享受不到的待遇,那就是竹铺子上藏有臭虫,会随时爬出来咬人,加上空中蚊子的袭击,搞的大家翻来覆去的睡不好,在外力的作用下,竹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这声音可取名为“摇篮曲”,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啸声”。
夜深了,妈妈们还会逐个的去叫孩子们:“外面起露水啦,会冻着啦!回屋里睡吧。”
于是露营的生活就结束了。
曾涤尘2018年6月25日写于寓中。
曾涤尘作品(油画).《夕阳下的老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