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图片和文字搭配。
两位的谐相处还是需要一些原则的,太远了没情义,太近了被误会。
距离感很重要。
下面这一页PPT,一眼看上去还不错。但你试着仔细阅读一下,是否感觉有点不知所措?
图片和文字是否有一一对应关系呢?如果这是一对恋人的故事,那到底他们是在森林里认识的,还是在做饼干的时候认识的?
为了让页面变得更清晰,我们可以做一下简单的变化:把文字色块和图片连在一起,困惑消除了。
相连的文字色块和图片给出十分明确的“我们就是要在一起”的信号。
其实不用完全黏在一起,只要将图文之间的间距做一些调整,信息也会明确很多。
图文之间的水平间距明显大于垂直间距,大脑会趋向于将纵向的图文作为一组信息。
要让PPT中多种元素之间的关系不被误解,就要处理好元素之间的间距。
工作场合,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PPT。
一页当中,有几张图片,一些文字,它们四处分布,杂乱无章。
将有联系的图片和文字放在一起,可以让PPT更有条理、更精致。
上面这页PPT中,图片和文字因为距离变化,由相互割裂,彼此无关,变为四组信息。
地图是PPT中常用的一种元素。但是在地图和文本的搭配使用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地图上标记出了主题的地理位置,同时PPT中又插入一大段文字来表述内容。
地图上标记出的点与文本的信息之间一般是有强烈联系的,可以将文本内容拆分,按照地理位置摆放。
有些PPT中的信息更加复杂,既有图片,又有文字,还有图表。这时候排版更需要注意元素之间的亲疏关系。
来看下面这一页。
图片之间好像形成了一个流程图,但是具体想描述什么呢?页面中有两个表格,这两个表格又分别表示什么?
花一些时间来判断,哪些元素之间有联系,应该分在同一组,然后,让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不是同一组的元素之间的距离分的更开。
一旦建立了组别关系,就有了调整图片或者图表大小的依据:同样等级的信息应该有差不多的大小,而不会仅仅因为“周围还有空间”就去盲目地放大元素。
黑白间设计工作室
致力于在美与实用间寻找平衡
让设计变得简单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