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开学一个月后,我再次梳理一下本阶段的做法,供以后自己和使用《维克多·新方略》小伙伴们参考。我将会从使用背景、近期操作、最近心得、高三规划等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最后发表一下感想。文章有点很长,请耐心点看:P

一、交待背景
我先说明一下自己这边的情况,让有意使用《新方略》的伙伴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1. 学校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我偷个懒,截张图给大家看一下今年的高考情况:

2. 个人情况
然后客观而坦诚地介绍一下自己:工作8年,优点是爱钻研,缺点是巨懒(一想到批改作业和试卷就头疼)。
认识我的朋友可能会反对说你平时挺勤奋的。其实我所有的勤奋都是为了偷懒,因而往往会为了偷懒而把自己折腾得很忙,这就导致了我的勤奋大都是虎头蛇尾。举几个例子:
- 工作的前几年,为了能在讲语法点的时候快速调出相关语法点的例句和例题,我还尝试搭建过题库,建到一半时语法题型取消了;
- 为了不再每次讲单词都查资料,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尝试搭建词库,以失败告终;
- 因为不想每次布置作文都翻作文书,我和三位高中毕业生一起,花了一个暑假录了几十本书的资料,搭建了一个作文库,却因为360云盘的搅局而无从使用;
- 带这一届学生时,我在高一花了巨大精力培训班委、制定班规,建立了一套严密细致的运行体系,却因高二当了一年的甩手掌柜而人心浮动成绩下滑(点击查看详情);
- 现在,我又厌倦反复给学生讲解语法,进而想尝试录成系列微课,正在积极地筹备中。
- ……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这是命运对我的诅咒,因为我害怕重复性劳动曾给自己带来的职业倦怠。
可想而知,像我这么折腾,成绩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大都在年级的中游上下浮动,以中下居多;去年夏天又晋升新爸,还醉心个人成长(所以才当了一年的甩手掌柜,点击查看详情),一度在年级垫底。
今年高二下学期,我开始使用艾宾浩斯记忆法指导学生背诵单词,学生们的成绩有了明显好转;
开学两个月后,在马上要进入一轮复习的当口,我的好朋友李珮生极力推荐我使用维克多系列的《高考新方略》。我看到书的质量很高,非常心动,但担心用不好会耽误学生的前途。珮生就带我去郑州拜访了省实验中学的张霞老师,随后又请郑州四中的张达老师到学校来传授经验。
汲取了两位大咖的成功经验之后,我才大胆地在班里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词汇教学的改革。一个学期下来,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的时候已经稳定在了年级第三名,平均分也位居前列了:

小伙伴们,看到这里,你们对这么不靠谱的我还感兴趣吗?
然而换个角度看,要是连我这么不靠谱又爱折腾的人都可以进步,可能说明这次我真的是碰对路子了吧?
废话不说,进入正题。
二、近期操作
近期的操作不多,主要是在恶补暑假的漏洞。
1. 恶补暑假漏洞
上学期末由于进步飞快,我和同学们都非常兴奋,摩拳擦掌地准备在暑假大干一场。考虑到假期学生作业多、要补课、氛围差等客观情况,我很“前卫”地取消了年级统一布置的假期作业,又很“保守”地布置了两项任务:
- 每天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坚持背单词,背诵进度零间断;
- 维克多全套复习资料*(包括口袋本、《新方略》和《拓展阅读》)自主学习到第4单元。
按照我的想法,背单词的任务学生在学校每天20分钟能完成,在家就按半小时吧,早起一会就可以;但学生在假期容易犯懒,能坚持下来相当不易,所以书面作业留得就特别得少(当然也怕布置多了学生抄作业)。
另外,为了保证学生坚持背诵,我几乎天天早晨五六点钟在两个班的公共QQ群里吼上一嗓子,叫他们起床背单词。结果被学生调笑为“专业叫床”:

然而事实是,开学后一检查作业,一半以上的学生书面作业都是抄袭应付,两个班能坚持天天背诵单词的一个也没有,坚持20以上的加起来不超过5人,其他学生更是惨不忍睹,大多数学生放了假直接就把这个不是作业的作业抛在了脑后,倒是那位调笑我天天叫床的女生还坚持背了许久!
我彻底崩溃了。
当时我只有两个选择:
- 要么暴跳如雷或发通牢骚,然后按暑假前的进度重新续背;
- 要么停下来等他们背单词。
我选择停来来等他们背单词。理由如下:
- 如果按暑假前的进度重新续背,按照这个节奏,背完的时候就快高考了,时间太赶;
- 当前每天的任务量已经不小了,增加任务量也不现实;
- 如果不坚持底线,今后我在班里的要求很可能会降低效果;
- 关键的关键是,上学期尝到了词汇教学的甜头,这十几天咱等得起:P
于是我也没发火,只是给学生们陈述了一下利害,表明由于他们的懒惰造成了现在的被动局面,我们只好停下来把这个坑填上:
在接下来的十七八天里,每天除了继续当天的新任务以外,还要检查假期里两天的任务。也就是说,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以每天推进一页的速度推进,再检查暑假里两天的任务量,假设每页只有10个单词,我们每天检查的词汇数量是:
(10个X7天)X3天=210个!
每天只有一节英语课,要检查210个单词的识记,能检查完吗?学生能背得完吗?还能进行新课吗?
答案是:可以。
在前两三天里,学生实在是吃力。因为假期没背,所以他们相当于一天要背诵210个单词,哪里能背得下???就算以前学过也不行。
可是我不管,第一天我在课上给他们留了十分钟背诵就开始提问,学生对提了足足有25分钟,被提到的二三十位学生平均每人都被小鞭打了三十多下,足足打了七八分钟,我的小臂都打酸了!
看到这里,相信你的头脑中已经浮现出了我残暴的面孔、学生们怨声载道的惨叫以及他们血肉模糊的手掌了吧?
没有的事。实情是我一直苦着脸在敲,学生们边排队挨打边看热闹,被打手心的同学一边甩手一边憋笑。想到我只给他们布置了那么点作业、整个暑假每天一大早就“专业叫床”,我估计他们也觉着自己该打而没话说吧!?
你可能会觉得,学生被打都不觉得羞愧,这样岂不是没有效果?再说每天210个单词他们哪来的时间背?怎么能只错30多个呢?我是不是太好糊弄了?连着两三个星期都这样胡闹,这完全不是高三开学应有的做派啊!
我何尝不知道他们背不完?我只是借这个形式逼他们背单词而已。因为有这个检查,学生每天大小早读都全力以赴;我每天都会提前进教室,上课也会给他们留5-10分钟的时间再背;在提问的20多分钟里,没被提到的学生也是在背单词的。这样算下来,他们每天背单词的时间几乎不少于1小时。每天背一个多小时的单词,连背十几天,效果不可能太差。
果然,到了第四五天的时候,艾宾浩斯记忆法的优势展现了出来:学生们前几天所背的单词开始大量复现,错误率越来越低,速度也越来越快。当堂背完单词后开始剩下一些时间,这段时间从5分钟慢慢延长到10分钟,后来稳定在15分钟左右。这算是进入正轨了。
在多出来的这十几分钟之内,我开始把在北京接受的培训内容精选着给学生展示,学生每次都看得瞠目结舌,原来英语还可以这么学!所以,在假期单词的坑填完之后,学生们也已经被挑逗得差不多了,势已蓄足,只等开工。
2. 最近一周的做法
填完暑假的坑,开学也将近三周了,我们开始往正轨上过渡。
由于近一个月没有讲课,学生的单词进度又没停,我们主要面临两个问题:
- 单词背诵的进度远超《新方略》的进度;
- 《新方略》和《拓展阅读》的练习因而暂时不能做,学生缺乏练习;
经过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 大早读前20分钟背《口袋本》,有疑问的词汇就查《维词》;后20分钟阅读《新方略》,仍以《维词》为辅助;小早读只有20分钟,就以背《口袋本》为主;
- 每天上课提前几分钟进班,让学生先背《口袋本》。若当天是小早读就上课后再留5分钟,若是大早读就直接提问。学生一般能在上课后10钟前后提问完毕,加上学生领罚等琐碎时间,留足25分钟上课不成问题;
- 留下的这25分钟就是学生讲单词的时间;
- 课下在其他资料上找些题充当作业,虽然没做到讲哪练哪,但好在是学单词,倒也不妨碍。
整个流程下来,会大致形成一个闭环:

下面我重点说说讲课这一块。
3. 现阶段的讲课流程
因为《新方略》进度滞后,又鉴于上个学期学生讲词汇的生涩,我结合北京培训会中教学专家们的做法,做了较大调整:
1. 精简讲解单词。
既然进度慢,就少讲点单词。但我又太懒,不愿意筛选,就一刀切了一条规则:每个单元只讲黑粗词和黑细词,蓝色词和带星词学生自己处理,每单元词汇的讲解仍由两个寝室负责。

我记得张霞老师向我面授经验的时候说过,她会挑一些《新方略》上没讲、但她又觉得重要的词汇再给学生讲解。我纠结了一下,放弃了这个做法。
一是因为我真的太懒,二是我觉得维克多用语料库筛选出来的词汇还是可靠的。根据二八法则,学生能掌握住这些就相当于掌握住了重点词汇的80%,已经够他们消化了,而我只需耗费20%的精力;若是让我再花80%的精力去抠剩下20%的精华,自己疲于应付不说,学生也不一定能记得住,实在是大大的赔本,不干不干。我实在是太懒了……
2. 提前安排好任务。
班里面总会有几个不太上心的学生,平时把这事抛在脑后,事到临头才慌里慌张地查资料,却往往因为准备不足而影响讲课质量。
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张《新方略小讲师安排表》,把整本书的任务全都落实到人。这样每个学生都在很早之前就特别明确自己负责的内容,有心的同学会准备准备再准备,没心没肺的同学也说不出“没时间准备”这样的话了。

在此基础之上,我又要求每个单元的小讲师必须提前一周到我这里“联合备课”,这样就算他们准备不足,被我指出来以后也会有足够的时间去修正和完善。
3. 和学生联合备课。
学生在正式讲课之前一定要先找到我给我讲一遍,我把它称为“联合备课”,这个动作很有必要也很有效:
- 学生知道自己要给老英讲课,会准备得更加尽心;
- 经过老师把关和指导的授课,质量和精彩度会更有保障;
- 关键的关键,有了联合备课,就相当于把查资料这个环节外包给了学生,老师不但不用再额外备课,还节省了查资料的环节,留下大量精力来构思、设计和督导,后者才是老师的核心价值,不是吗?
好吧,你说的对,真实原因是我太懒……
你可能会质疑:这样会不会太折腾学生,挤占他们的其他时间呢?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纠结过(见上一篇文章),也向王春成老师提过同样的问题:

随后我就释怀了:
- 两个寝室联合备一个单元,每个人分配的单词不超过10个,量本身就不大;
- 一个班平均75人,两三个月才会轮到他们一次,频率也不高;
- 我已经把任务提前公布,好多学生都是趁周末在家上网查资料,就算在学校查字典也完全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缓冲;
- 能调动小讲师本人以及全班同学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有个哥们平时学习爱应付。但轮到他讲课的时候,他花了一晚上把单词串成了一幕狗血剧,和我联合备课的时候兴奋地连连拍我的肩膀,回去后按照我的建议又花了一整个午休时间画手绘,他讲课的时间加起来足足超过了一节课。
冲着他的劲头,我得硬憋着让他讲完,并且大肆鼓励一番。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涨,让我觉得前面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随后,我就对讲课时间提出了限制,要求每个人讲课必须控制在15~20分钟。
4. 对小讲师进行点评。
学生讲解时,老师固然要视情况随时补充(不宜过多,要克制);但学生讲完之后,老师一定不要忘记对他们的授课进行点评。
讲得好的要大加赞扬。提炼出他们哪里讲得好,并逐渐总结出攻略让后面的人参考;甚至可以请他们本人讲一讲自己的备课流程:一来可以示范,二来可以让其他同学见识人家的专业风范。
讲得不好也要直言不讳。一般而言,如果是技巧方面的问题,我会直接指出来并提出建议;如果是准备不足,我则会把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给其他学生以警示,迫使他们认真准备。
话说回来,在这样一来二去的点评中,我也会经常看到自身的不足,于是暗暗鄙视自己一把,回去会更自觉地认真备课。对我这样一个懒人来说,也算是作茧自缚了吧!!……
5. 自编《新方略》反馈小卷
在上文给出的“课程闭环图”中,我们发现,学生早读读记了《新方略》,上课是没有任何动作进行反馈的,这明显违背了“闭环原则”。其实我们也在苦恼:维克多公司的老师们设计《新方略》的时候就把它定位成了“需要学习的练习册”,没再额外设计反馈小卷。但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真实地感受到了反馈小卷存在的必要。怎么办呢?

所幸维克多在暑假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老师培训会”,我们不仅在那里享受了教学上的饕餮大餐,还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里面不乏能人大咖。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河南队建了一个微信群,还起了一个很接地气也很温馨的名字——北京河南心连心:

我们约好一起合作,为《新方略》打造出一个贴心的《反馈小卷》出来!
现在,我很高兴地看到,老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借助印象笔记平台,已经把《新方略》前十个单元的《反馈小卷》完成了!团结力量大呀!要是换我一个人上,半年都整不出十个出来好嘛!

我发出一个排好版的让大家羡慕一下:

好吧,其实我想说的是:
我们人手不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如果您在带高三,又正在使用《新方略》,也有类似的苦恼,欢迎加我的微信V-venus,大家一起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把《反馈小卷》做出来,方便我们的教学。
需要说明的是,编写没有稿费,《反馈小卷》的共同使用权是我们最大的资产。当然,如果所有参编的老师同意,我们也会考虑在**编写结束后把《反馈小卷》免费共享给所有的老师使用。
=====这里是“中点站”=====
看不动了吧?其实我也写不动了,我随后会把后半部分补上。敬请关注。
结束。欢迎留下你的真知灼见,如果你觉得有用,请帮忙转发让更多人受益。也顺便帮我完成2017年621/1000名粉丝的年度目标。谢谢!
前文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