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罢“山庐茶漫”的春晓云茶,今天又云聚“故事院子”,听一听赖菊老师讲一些关于茶的历史知识。在此要特明申明一下:本人不生产知识,只作知识的搬运工,乱添了许多枝丫,非喜勿喷。
好啦,言归正传,先概说下“茶道”吧。它区别于茶艺,一方面要有美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更要有雅的精神内涵,正所谓:“以茶行道,以茶雅志”。茶之道讲求“和、静、怡、真”,它始于唐代,流行弥久,千载不衰。
我们都明白“茶道”必需以“茶”为载,那这“茶”又是咋来的呢?话说远古,神农烈山氏也就是咱们那个发明农耕和医药的老祖宗---炎帝,尝遍百草,肉身检验,辩识可食可药之草。一日不幸中毒七十有二,煮食某树叶解毒,大喜,遂命名其为“茶”。可见茶的起源属于旷古奇逢!茶,始于解毒药用,后又炒蒸烹煮入餐食用,再到现在随时冲泡饮用,以及生物萃取科学发掘,衍生为综合复用,这部万年史,发展壮阔呀!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茶的兴荣史。魏晋南北朝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那时崇尚奢靡荒淫,世风日下 ,这令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指其“甚于天灾”。为倡廉抗奢,长史王濛“茶汤敬客”、太守陆纳“茶果待客”、驸马桓温“茶果宴客”……影响深远,“客来敬茶”由此成为礼俗。而南齐世祖武皇帝更是果绝,留下遗诏要求他死之后,葬礼从简,仅以茶为祭。而同期,茶汤的醒脑神、通经络、可养生、助长寿,甚至益于修仙成道,广为传唱。“茶” 便根植入了宗教,于是今日我们得以常见“禅茶一味”。而文人名士岂会落下,他们常以茶清谈,为茶吟唱。看,“茶”已是诗人杜育心中的“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美得如春景(《荈赋》)。而左思先生你呀,一点儿也知道委婉含蓄,你说人家小美女为了把茶快点煮好,直接对锅把火吹,也不怕白袖被油污,衣服染炭黑。这该是有多馋呀?!(“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娇女诗》)。茶诗最爱孙楚的“姜桂茶荈出巴蜀”,哈哈,原因是“巴蜀”∽咱故乡,咱骄傲!(《出歌》)
大唐,一个强大的历史时代,国家鼎盛、物资充沛,文化繁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头并举,泱泱大国、四方来贺。国强且民富,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腰杆子挺起来了,精神世界变丰富了,在吃喝玩乐上更认真了,创出新高度,玩出新花样!咱们关心的“茶”事儿,在这个时期更发展壮大形成了三大门派:修行派,风雅派和茶艺派。
三派各具特色,咱们先说修行派。他们饮茶时要求环境清幽,只作独饮,凝神细品,茶韵悠悠中作益思、参禅和修行。以这样的方式喝得次数多了,“饮茶”这事儿,便从生理饮用,到心理思索,再到心灵升华,发生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好比一个人闭关习武,练着练着就“走火入魔”,不是,刚刚口误了,应是:练着练着就成了“绝世高手”。修行派的高高手和宗主名叫皎然,是个诗僧,他一边参习佛经,一边认真喝茶,边喝边悟,茶与道相结合,这便是我们现在所知的“茶道”一词的来由。宗主很厉害,把他悟道出世的经历写成了诗,在诗里更把“茶”的功效捧上了天,不信你看: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再说风雅派,这派是金主,财情兼具,多为王孙贵族或富一、富二、富三代,总之这一派吃茶很烧钱。他们讲究茶器精美,茶席精致,茶饮精炒,茶诗精巧。一边赏玩美伦美奂的茶具,一边品饮甘爽的茶汤,还一边吟诗作赋,把喝茶这个事情搞得形式金贵又非常文艺,物质与文化高度结合。说它金贵是因为真的烧钱,茶具一器一用,品种众多,并且还都镶宝石又都用金银,做工巧妙。传言一席得布24器,该多讲究?再想想自己吃茶的时候器物几件?唉,贫穷限制了咱的想象。好拉,收起下巴,看看这派的代表 ,他们是常伯熊,李季卿。常帮主是个牛人,他对茶及饮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广为润色”。他深谙茶席的环境设计与布置、茶服的搭配与装饰、茶具的展陈与组合、饮茶的评品与表达。总之,他在,目之所及皆为景,耳之所听是妙音。再来看我们李帮主亦非等闲人,皇室血脉,老爹是工部士郎,自己又是御史大夫。关键人有宇量,襟怀豁达,学识渊博,善与人交,简言之是家境富、才情高还性格好,长相嘛推理基因,有美妈肯定也不差,这简直就是妇女偶像!不过大唐盛世,星河灿烂,可追大腕云集,单单文艺圈,琴有沈家和祝家“两绝倒”,棋有国手王积薪、圣手顾师言,诗有李杜王白数不清,画呢吴道子、闫立本、周昉等等!还好李家公子喜欢弄茶、饮茶、吟茶,为茶倾尽全力,做到了:有情致,苦钻研、重形式、多讲究,最终比肩常氏伯熊,共开唐茶之风雅,赞!
叮叮叮,静一静,下面我们隆重推出唐茶三派之最最著名的茶艺派。对,此派所述茶艺就是咱们现在多见多识多用多参与的那个茶艺。没有穿越,现代所示皆是本派古法的再现,数千年了,真的没有太大的改变。因为这派的老大天下最牛,并且一牛牛到现在,他就是传说中的茶圣∽陆羽先生。“圣”这一字,在古代其用法很是讲究,咱们可以从各种宫廷剧里看出其规格之高出于云端,获得之难如上青天。所以陆羽先生真是天下绝才,凭借的是空前绝后的茶艺真本领,才为当世及千秋后世代代诵赞,敬为圣人!他之爱茶,视之为己命,可为其翻山越岭不辞劳辛;他之爱茶,视之为己任,可为其著书立卷倾尽心力。他写的茶叶百科书∽《茶经》已载誉千年,是咱中国乃至世界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在书中他讲茶之源,分享茶的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及功用;二讲茶之具,详述了制茶、加工茶的工具;三讲茶之造,就是制茶工艺全流程;四讲茶之器,细说煮茶、饮茶的各色器皿;五讲茶之煮,烹茶的过程、技艺全在此书里;六讲茶之饮,饮茶有讲究,品鉴有方法;七讲茶之事,传统不可忘,饮茶历史必须追;八讲茶之出,四十余州产茶地,五十余款茶来评高低;九讲茶之略,布茶席有章法,不同场合不同器;十将总结作成画,陈于茶席间,不识文字也能行。就这样,普通茶事在他的影响下升华成了美妙的茶文化、茶艺能,开启了一个全新茶时代。试想一下,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气爽神清,该多惬意?!
回忆走得快,转眼来到了宋。宋代多名人,举其一二与君听。名将:岳飞、狄青,名臣:范中淹、王安石,名士:苏轼、欧阳修……还有个皇帝很特别,除了管理国家不咋地,其他方面真叫多才又多艺,他就是宋徽宗∽赵佶。他的书法成一绝,后人称为“瘦金体”;他的绘画了不起,工笔花鸟是传奇;他的诗歌有很多,不比李煜仍动情。他是一个相当典型的文青,博学、儒雅,是才子,可惜错当了皇帝。他是百姓群臣口的“茶仙”,特喜清饮,并认真研习,写著茶书。他的《大观茶论》共有二十篇,详细论述了当时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精辟总结了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是宋代茶学的珍贵文献。皇帝著书,天下尽知,所以宋茶荣盛。宋有七点茶,温盏、投茶、七注汤、七击拂,沫饽由薄至厚,原本清明的茶汤便有凝脂般的雪沫乳花,更有精进者稍作分茶,茶汤之上沫若花鸟山水画,仿似现在的咖啡拉花,却早胜出九天云外。
茶之历史,不得不说另一个帝王老大,明太祖∽朱元璋。哇,他是高手,大师级的高手。他制茶,化繁为简,直接把团茶变成散茶,不蒸只炒青,烘焙团揉制作,配以小壶、小杯,一壶热水片刻时间便能唤醒鲜叶的苏醒,所谓的“工夫茶”就是这个理。
清∽茶之鼎盛时期,茶的六大品类(红、绿、白、黄、清、黑)基本成形,此时茶已进入商业时代,内销转出口,传遍环宇,声震五洲。知否知否,没有这一时期的外贸出口,英国的下午茶泡啥?大吉岭、锡兰高地哪找茶树芽?为了这东方神奇,也为了扭转贸易逆差,鸦片战争爆发。唉,茶货起,灾祸临,一把老泪!
好吧,就止打结,君止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