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苼踏歌,悠然其世,不及风之逍遥,不若海之万容。蜉蝣一生,得以见光而乐;破茧幻蝶,得以振翅而鸣。万事万物,须臾百年,溯其本源,无外乎找寻自我,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一回“涉世”:初出茅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只为见天见地见寰宇。
杨绛先生曾说过:“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既不见世界,何来见自己;若栖身井底,何叹东怨西。人的一生,世界观的塑造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其关乎心理,关乎成长,关乎追求,关乎意义。而读书学习与行走见识是扩充视野最快的两条捷径。诚然,对自己保持固步自封的态度,就如同历史各朝代中出现的各种闭关锁国政策,终将被历史所淘汰。你不愿意淘汰,自有人一棒子将你打醒。
第二回“无知”:呆在井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这口井当做你的专属天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枯井,你有我也有,这口枯井可能是你物质生活的,也可能是你精神世界的。夜深了,你发现枯井中的人们开始在抱团取暖,相互慰藉,你悄悄地,加入了大家的怀抱中,酣睡在井中的温水里。日复一日,你开始发现,你不会跳了,你发现自己再也跳不到井口了,更重要的是,你已经习惯了井水的温度,无法忍受井口寒风的凛冽。终于,你把这口井当做你的专属天地,是害怕,更是无知。
第三回“求索”:生活就是不断试错,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什么是正确呢?
社会学家弗洛姆说过:“生活就是不断地试错,不去试试,哪儿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呢?”
在大千生活中,我们会进一个又一个的枯井,有时候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已在枯井中。这不仅根源于人性的内因,也受周边环境外因的影响。不跳出去,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选手,不下这个决心,你永远都是井底之蛙,例子太多不用举。所以,不要犹豫,跳出去吧,去试错,去跳出你的困境,跳出你的弱圈,去认真赏析一朗明月,去放肆细闻一路芬芳。
第四回“试错”:初窥门径,识大千相,见众生样,只为历劫渡厄寻真经。
小乘佛教渡己,大乘佛教渡人,没有唐三藏西天取经,就没有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普世大唐。到了这一步,你已经跳出你的枯井,取得了你心中的火种,已经成为了普罗米修斯。这个时候,你在不断试错的探索中,发现了天地并不是天圆地方,量子物象也具有不确定性,你逐渐见了天地,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求索,你初窥门径地享受着知识与未知带给你的欢喜与渴望。你见识了大千万象,遇见了众生百样,终于,你行走在了不停歇的试错之路。
第五回“追寻”:你所追寻的,不是目的与结果,而是“象”。
一路走来,你不停地追寻着,你可能会被物欲横流的极大虚荣干扰,你可能也会被指点江山的无上权势诱惑。是的,你开始追名逐利,用尽技巧,费尽心机,终于,你将青春挥洒其中,将技巧发挥极致,你获得了所谓的结果。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被物欲填满的你始终无法平衡,你可能永远无法战胜大山,拼死也越不了大河。自此,你开始了抱怨,开始了愤世嫉俗,日益攻心妒心的你,埋怨世界为何没有善待你这么一点自私的要求。终于,你所追寻的目的,幻化成为流动的幻象,意义渐渐模糊,过程渐渐朦胧。你躺在原地,目视天地,豪迈的“贪嗔痴象”表露无余。终于,你停在了追寻象的十字路口。
第六回“顿悟”: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与有,顿与悟,一直是佛教禅宗的主攻点。据《六祖坛经》记载,此话源于神秀和尚与六祖慧能和尚的经典对弈,就迸发出这么一道美丽的观念风景线。为才华而争也好,为住持之位也好,神秀在墙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时间喧闹了整个寺院,僧人纷纷点赞膜拜,奉为寺院传奇。而,六祖慧能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下子,境界,格调,悟性提升到了禅宗的至高水平。
生活的本质也是如此,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试过错,追寻过幻象,见过大千世界后,你的心态不会再执念于天地万事,你的情绪也不会受凡尘俗世叨扰,你会在见天见地见寰宇后,终于发现众生系万物,当你获得某个机会,终于能够顿悟出万物皆无一物。随后,你再选择任意一条路,这条路,毋庸置疑,就是你大彻大悟之后的心之所向,能到的人,很少很少,找寻到心之所向,才是取到了自我的真经。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道路中行进着,徘徊着,彷徨着。当你真正在路上顿悟出自我,找寻到了生活的重心,生命的归途,请一定带上你旅途中收获的难念的经,再次踏上征途。
去轮回一次,去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