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的读书笔记不想写了。就简单交代一下人物吧。
巧玲被卖老鼠药的老尤带走后,也觉察到了自己被拐了,显得很乖,卖了她接过钱的时候,甚至后悔了。
再倒手转卖后,巧玲病了,遇见老曹。老曹的妻子未育,老曹的弟弟和弟媳妇觊觎老曹的家当,要老曹过继他们的孩子,偏偏嘴巴上也不依不饶,老曹的老婆不服气。就买了巧玲。
老曹老婆早些年对巧玲并不好。巧玲婚事上,老曹上了人家的当,嫁了巧玲看不上的人。老曹死后,养母和巧玲反而亲密起来,那一段写养母送她去车站和养母临死时的描写十分动人。
巧玲回去过延津找杨百顺,物是人非,没有线索。
杨百顺只和自己的一个孙子罗安道说得着。罗安道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回了一趟延津想找巧玲,想把爷爷杨百顺的一句话捎给巧玲。估计自己体力不支,虽然有了巧玲的地址,终究没有去会面,回去不久就死了。
这一句话,搁浅了。
这是下部的主人公,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后来去延津访到的消息。
巧玲的几个孩子生活也不顺心。牛爱国和姐姐牛爱香比较亲,他和庞丽娜结婚后不久,两个人就过了甜蜜期,说不上话了,庞丽娜后来屡次出轨。牛爱国心里痛苦,到处找战友说话排解。
庞丽娜后来和自己的姐夫私奔了,家人都觉得他应该出去寻找,和当年杨百顺一样,他对妻子私奔并不那么上心了,碍于面子和舆论,也来了个假寻找。
牛爱国在临县开车时,遇见了章楚红。两个人情浓之际,章楚红决定离开丈夫嫁牛爱国。这有点像《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娇蕊,女人为爱不管不顾的时候,男人反而退缩了。
牛爱国不敢,他似乎除了母亲、女儿就一无所有。而此时母亲病危,他就抽身回家了。
母亲巧玲,此时叫曹青娥,已经是肺癌晚期。自得病,她不声不响,没有和一个孩子说起。孤独中应该是深深的失望吧。
母亲在医院已经不能说话,表达了想回家的意愿,没人理。巧玲生病那几年一直和牛爱国的女儿在一起,说了她一生的话。牛爱国把母亲带回了家。
曹青娥死了。
曹青娥临时的时候敲床头,因为里面有一封信,信上有杨百顺孙子的电话,她想问一句话。
牛爱国为那一句话回了延津,后来又去了杨百顺孙子那里,最终不知道那一句顶一万句的话是什么。
牛爱国想起章楚红,想去找她问她一句话,那句话她说,如果牛爱国和她私奔她就告诉他。去了,章楚红已经离开了。
孤独是常态是通病。
杨百顺、牛爱国,兜兜转转,命运何其相似。杨百顺,在心里想杀自己的父亲和老马,牛爱国,在心里想杀的是自己曾经的好友冯文俢。最终两个人只剩下孤独,选择了出走。
心意相通的人在哪里,也许与你擦肩而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