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人需在事上磨。人的水平、能力是在事上磨炼出来的。不经过实践的锻炼和考验,人和团队都不可能强大。再优秀的军校学员,也不能让他刚毕业就指挥千军万马,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前车之鉴。过去,熊猫专家曾经在人工养育的熊猫中精心培养了一个各方面堪称优秀的大熊猫放到野生熊猫中,结果却被比它弱小但却有生存实战经验的野生熊猫打得落荒而逃,重伤而亡。因此,战斗里成长这句话,对打仗适用,对做其它的事情也适用。
由于干事不仅取决于内因,还有外因,有时候外在的条件是变化的,不能完全在掌控中,因此 不可能干一件成一件,吃饭还有咽死的呢,因此 ,要干事,就不能怕事,不能怕干不好,不能怕吃亏。但在干完一件事后,都要总结一下,成在哪,败在哪。成功了,说明路子是对的,失败了,说明路子是错的,就这么简单。干的越多,越容易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这是因为发现规律需要用归纳法,干的少,经历的少,就很难总结归纳、深化认识。别人帮你总结是不成的,因为成在哪败在哪,只有亲历的人最清楚。干的越多。总结的越有水平,进步就越快,能力就越强。总结最好是用笔写,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想明白了,一落笔就会知道原来还是没想明白,这是因为写东西需要有逻辑性,你要是没想明白,写的时候就会感到没有章法,所以用笔写,哪怕只是拉个纲,都会有助于自己深入地思考,深入地总结和提高。干 的多了,还有助于认识自己。每个人的秉赋、潜质还是有区别的,聪明的人有,心灵手巧的人有,但干啥啥行的人,在简单劳动中可能有,但在复杂劳动中根本就没有,人都是有长项有短项的,在各自承担的分工领域干的越长,彼此间的差距越大,这也是每个人都有用处的原因所在。干的多了,会发现自己特别适合干什么,沿着这个方向 发展,可能就会远远超过别人。也会发现自己哪方面是弱项,比如你干什么费劲或者打怵,那就是弱项,如果有必要强起来,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把短板拉长。
干的越多,成功的越多,水平越高,反而会养成谦虚的习惯。这里的原因很多。只说一点吧,一切都 是有概率的,你不可能干十件事都是满分,成功的越多,那失败的概率就越凸显,所以水平很高的人知道小心能驶万年船,反而谦虚,反而谨慎。这样的人在干事的过程中必然是顺应规律的,不然不会有水平和成就,所以他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辩证法。而水平不是很高的人,或侥幸取得成功的人,却往往不知天高地厚,因而表现为是傲慢的、自满的。所以,当你看到一个人很低调、不张扬,他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也可能是一个高人。所以,你不要得瑟。如果你付出了代价,才会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