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在谈一个人的写作风格时说,要形成个人的风格,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也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对自己口味的书。
他说,给人间送一点小小的温暖,是他的写作态度。
喜欢他的作品,并不是为了学他的写作风格,学是学不来的,而是喜欢他对人对事对生活对写作的态度。读来不累,有趣,还有收获。
“泡”出来的成就
他在《泡茶馆》一文中这样写道:如果我现在还算一个写小说的人,那么我这个小说家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
谦逊、幽默,又不乏真诚。犹如一个长者、智者在向晚辈们现身说法:写作没别的窍门儿,一个字“泡”。
汪老说“泡”就是持续长久地沉浸其中。就像四川泡泡菜,还有泡蘑菇等。老汪这一解释,泡这个字就立马有了生气,把要腌制的菜投入盐水中,静待,发酵,变酸,由量变到质变,这就是“泡”的功夫。“泡茶馆”,也就相当于长时间把自己置于茶馆,泡一泡。
老汪对“泡”字的阐释,五谷不分之人岂能做到?生活成就了他的写作。就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生活本身就是方法。”
老汪说,泡,不是穷泡,而是在茶馆里读书。“泡一碗茶,吃两个烧饼,看书”是西南联大学生生活的写照。他们不少人的论文、读书报告,都是在茶馆写的,很多人才都是在茶馆“泡”出来的,显然,这里的泡与今天的泡妞,泡网吧是有区别的。
你看《泡茶馆》就像在听老汪讲一个个故事,看相的、唱围鼓的是大茶馆,热闹嘈杂。而小茶馆里白晳强壮的妇人,花生西施、绍兴老板、抽什纸烟的、说唱的盲人……世故人情、人生百态却都在其中。
与其说老汪泡在茶馆里,不如说他是泡在生活里。他的文字,就如生活本来的样子,平淡、自然。偶有奇句、古句、拗句,那也是如生活,有荆棘有坎坷有波澜。
老汪被定为右派下乡时,起猪圈、刨冻粪、喷波尔多液、扛麻袋……什么农活都干过。这些劳动虽然很苦,但老汪咬着牙挺过了。怎么挺过来的,用他的话说,随遇而安。
当不能改变现实时,他选择把自己泡在生活里。正因如此,他才有发现波尔多液,浅蓝如晴空,很好看的情趣。即便一个人在沽源高寒地区,他也能把日子过得如神仙。马铃薯开花,蹚着露水,摘几丛,插在破璃杯,对花描画。
老汪说,生活,是很好玩的。
荷花开了,他能嗅到花的清香,感受她的盛开的乐趣;宁可误一趟车,也要向闹市闲民学拨鱼儿。
在乡下劳作四年,与农业工人同吃同住同交流。回北京生活,和菜农、遛鸟人闲聊。当编剧,认识了一些小人物。他访名山胜水,走来走去,直到七十三岁也未停歇。在家,他也要把自己浸泡在油盐酱醋茶的五味里。
用他对舞台生活的热爱来形容:醉心。他说,你只要在里头泡过一阵,你就识不出有一种瘾。他的作品自然有了益于世道人心的情怀。
因而,“泡”可理解为沉浸,沉醉,沉溺。泡是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对生活的执著深情。
他喜欢在街上逛,书店、裱画店……无目的地闲走,闲看。经过锡箔作坊,师傅用很大的木槌夯砸锡片,他都看得津津有味。《七载云烟》中,他感慨:“我们在街上很难‘深入’这种生活的里层,只能切切实实地体会到:这是生活!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卖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他不仅把自己泡在世俗的生活中,他还常常泡在书海里。
他说,我在西南联大是一个不用功的学生,常不上课,但是乱七八糟看了不少书。有个时期每天晚上到系图书馆去看书,有时只有我一个人。
正是这种看似无为的爱好,成就了一个既有思想又有文才,既典雅又朴实的作家。
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去感受它的趣味,发现它的价值,才不至于麻木地活着。
朱光潜说:“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故,人若能泡于某种生活中,将是莫大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