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感受《胜可知,而不可为》!做好我们可以做的,我们是往着目前最好的方向做的。具体的结果我们无法知,但大方向是这样的。今天刚好和一位妈妈提出的疑问进行了契合。
我们很多时候发现我们做了很多,但孩子却没有好起来。其实不是告诉我们回头自己的身上,不是说完全不理孩子。是分清我与孩子之间。我们读经典,行经典不是为了孩子而做。如果是为了孩子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包袱,对孩子要求更多。如果做的事是为了孩子,孩子就承担了你的选择。你做这件事,是你自己的选择,不是孩子的。这样孩子很无辜。因为我们付出了,我们想得到,所以你与孩子之间会更加的远。你的心里是为他付出的,所以你在想求。要分清这个关系。孩子现在所有的表现,并非一时之所造成。
累积是两面的。我们要改变这一状态需要花的是几倍的时间。孩子在长大,育心是育心的过程 。搭建我们与孩子心之间的距离。教育的最高心法,是我们可以心与孩子去交流,不带所求。然后在这个上面找方法。为什么育心的教育不是送到学校,而是在家长本身。因为只有家长本身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心通了,在这个基础上,做相对应的规矩。像有的孩子适合奖励的,有的需要严厉点的。孩子还小,他会有他特别的喜好。家长自身最能了解用这些树立相应的规矩和奖励来引导孩子。其实自己有这样的过程,现在还在剥离。有时在想如果不是育心,或许对宝贝来说可能更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清楚经典给我们带来好的目标。所以我不会烦,和别人一样,这样过嘛。但是如果真的不遇到就真的好吗?其实反过来想,不是的。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方向,我们的孩子也没有方向。我们一代一代的这样下去。现在虽然难过,因为我们身在其中。但是前方有目标,我们非常的明白,所以会想办法去做。
我们这几天一直谈系统,放眼孩子一生,我们的一生,孩子的现在暂时,
这只是一个过程,考验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行经。其实无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但我们每天给他的环境都是这样的你每天在行经,孩子是不是直接学会了你的行经精神。大家吃过泡菜吧?把菜放在坛子里,一周后,菜就有了这个味道了。我们现在就是一起泡在这个环境里。你一定会泡出味的。这个味,不是看上去表面的好看,是吃出来才知道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因为孩子而进入育心的,但我们学习育心后就学会分清,这些关系,就是正本清源的一个过程。这个需要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反应也是很正常的。
今天孩子发烧了,没去上学。我问:”你在家有什么计划吗?‘她:“我当然还是先把经典读完。”在早上完成了《易经》《孙子兵法><诗词》几本的经典。
昨天突然和我说:“妈妈,大学我去读国学吧?’我觉得奇怪:”为什么要大学去学呢?“原来她的意思是可以将来在专科上攻一下这个。以前从来都没有想的。刚好和这个前面的十九大吻合了想法。我:“为何突然这想法。”她:“经典好呀。”我:“你想大学学国学,现在更应当学好呀。”她:“当然啦,我每天也必须学好的。”其实不是说孩子去学国学的专业我有多开心,其实这个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很多事,孩子开始不一定喜欢,或是想的。
但是她经常在这个环境下泡,每天跟着这一群人在学。她可以感受得到,她自然就会慢慢爱上的。
因为经典本身传递给我们的是正能量,我们家人在一起的味道,也是全部人喜欢的。这是自然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泡出来的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