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适合用来做年终总结。回顾过往,展望未来。人生即关系,想了下,希望用四种关系来总结这过去的一年,同时定下新一年的目标。
一、大事记:年终总结
1. 和自己的关系
今年跟自己的关系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加接纳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平和。也通过持续的学习,不断增加对自己的认识。
上半年参加了柴导的怡壮工作室,在工作之外找到了相互支持的圈子,解答了关于职场发展的一些困惑。也通过心理咨询,厘清了跟原生家庭的界限,放下了心理的一些重负。
年末参加了部门组织的"关键对话”的培训课程,意识到了很多时候不愉快的情绪来自于自己自编的"故事",而不是"事实”。同时告诉自己,要学会主导自己的故事。
最后一个月,参加了同事推荐的完形"幸福人生体验工坊”,收获了对自我的觉察,对于家族系统排序的认识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父母的相处模式以及对我的影响,同时也意识到了点状思维的局限性。这种体验式的授课,更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缓解和压力释放。
新的一年,希望自己继续加强对自我的觉察,接纳自己,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和追求完美。
2. 和伴侣的关系
说到和伴侣的关系,真心觉得婚姻真的是人生最大的修行。进入婚姻生活的这几年,回想起来都不知道跟先生起了多少次的冲突,吵了多少次架。都说婚姻的头几年对婚姻是最大的挑战,果不其然,真心经历了才知道有多么地让人心力交瘁。原因当然各种各样,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自己不懂得处理冲突,以及沟通方式和方法的欠缺。当然,这一直是我的短板,从小到大似乎最害怕冲突,总是能躲开就躲远。结果,没上完的课全在婚姻中被逼着去面对了。有时候出现冲突时常常自我调侃,“他一定是老天派来帮助我修炼的”。
经历了三年多的相处发现两人倒是磨合的越来越好了。主要也是因为我改变了,学会降低对婚姻的期待。发现当对对方的期待没那么高时,相处起来反而不会太累。
最近在跟先生商量过年去哪里玩时,也是因为意见不同而有冲突。结果我以退为进,反倒协商达成了一致。所以,今年最大的收获是,不再那么害怕起冲突了,从逃避变成了面对。
3、和孩子的关系
小孩即将满三岁,这一年经历了所谓的Terrible two的阶段,同时也经历了送小孩入园的所谓"分离焦虑期”,每一个坎都更加考验为人父母的耐心。
不过,发现自己不再那么焦虑了。关于他读什么样的幼儿园,关于上什么样的兴趣班。。。之前总是很容易陷入焦虑的状态,似乎总有一种怕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感觉。但今年可以更加平和地去处理。比如入读幼儿园的选择,一开始是想选择离家远的“爱与自由幼儿园”,很认同 他家的育儿理念,但是却有很现实的接送问题。结果刚好在小区附近有个新成立的小规模的托儿所,发现正适合没满三岁没法上公立幼儿园的我们,果断送娃过去。收获的反而是更开心的孩子。
新的一年,由于工作挑战会比较大,可以预见到对于小孩的陪伴时间会减少。所以,希望工作之余能尽可能做到高效陪伴。
4、和父母的关系
今年跟父母的关系,由于逐渐接纳了自己,反而也接纳了他们的命运。当然,每次想起年迈的父母,因为哥哥的失误而没法安享晚年,内心总会有种悲悯。无奈,我也已经深受此事的连累,经济上也无法支持更多。除了听老妈叨一叨,成为她的听众,暂时也无力改变局面。
只是,对于父母,还是会很担心他们逐渐年迈的身体承受不了这样的重压,所以也唯有多关心呵护。想起幸福人生体验课上黄老师给的几个字,觉得很受用。1、界限:保持跟原生家庭的界限感,切忌大包大揽。也是为了保全我的小家。 2、接纳。接纳我的出身接纳我的父母,他们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同时,接纳我可怜的母亲的命运,那是她的人生,我不要试图去承担。
新的一年,只希望他们能够身体健康,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渡过当下的难关。
二、细水长流
1. 本周初坚持练习两次,算是达标。发现坚持下来,身体确实会有改变。持续练习脊柱的灵活性是要好很多。
2. 看书。本周《物联网》这本书看了一个开头但却没有完整看完。看书的时间好像还是不能聚焦,专注力不太够。
三、下一步计划
1.奔赴新岗位。元旦假期后即将奔赴新岗位。新平台也是新挑战,需要我有更多的投入。所以,只有打起精神来,才有可能适应并生存下来。
2. 这周还有一个收获是把今年过年的行程定了下来,机票酒店已经安排好。接下来还得再花点时间把具体的行程攻略做一下,就可以期待春节的到来了。
3. 由于1月中旬有个培训,需要准备相关的案例。对我来说,还得再多做点功课,走访下各个新零售店并从消费者视角提出体验的改进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