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搭着起了大棚,真的很大,可以放下六七张圆桌。棚里,十几个中年人在忙碌着。
忙啥呢?
有人正在忙着支炉灶,起了四口锅,两口大锅,两口中形锅,旁边该放着成摞成摞的碗、盘、盆。一看这架势就是这家人要“过事”了。
在当地,红白二事,孩子满月或白天,只要设宴款待宾客,就称为“过事”,其实就是家里要办大事的意思。
既然是办大事,忙就是常态了,只是还没到真正忙的时候,但是亲戚朋友都热情地来“帮忙”,有活就干活,没活就找活干,实在没活儿干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坐在一起聊天。于是乎,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挺忙碌的呀的样子。
有人忙着择菜、洗菜、切菜,有人忙着烧火、烧水、做饭,也有人忙着茶倒水、迎来送往……这场面看起来极其繁忙。
就在这一片繁忙之中,她注意到,有一个小男孩不受任何干扰,稳稳当当地坐在桌上写作业。
小男孩时而捧着课本认真研究,时而埋头在作业本上刷沙沙沙地写着字,时而紧锁眉头呈现认真思考神态,同时传来翻书翻作业本的声音。
男孩大约八九岁年纪,留着一头短短的板寸,显得精神又干练,他圆圆的脸庞透露出几分可爱与乖顺,他的眼睛。显示着天然的机灵劲儿,鼻梁与嘴巴棱角分明,又给他的五官增添了几分立体感。
她观察着男孩儿,推断他应该是三年级的学生,不知道是哪个亲戚家的娃儿,想必大人们过来帮忙,孩子没有办法安置,只能一并带过来了。今天又恰巧是周末,学校不上课,无法安置的孩子又必须完成周末作业,所以只能在这样的现场学习了。
她放眼看了一下。另有四五个小朋友正在不远处的空地上玩耍,小的两三岁,大的八九岁,打打闹闹,推推搡搡,玩的不亦乐乎,他们都是亲戚朋友带来的。
而眼前的小男孩儿却不受那几个孩子的干扰,只是一门心思地在完成作业。她心里暗暗称赞着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样的定力,真是很难得呢。
她正观察着,就见本家一位婶婶走过来,手里端着一杯倒好的开水递给了写作业的小男孩儿。原来是他五叔家的孙子。
她与婶婶攀谈了几句,得知他们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孩子是留守儿童,是老两口一手带大的。
庆幸的是孩子懂事儿又乖巧,学习也不用他们操心。这个周末作业多,总共有四五套试卷,孩子那怕没时间完成,自己要求带过来做的。
真是个好孩子,这年头诱惑太多,没有家长的督促却能认真学习的孩子实属难得,更何况是留守儿童?
她心里又一次赞叹着,同时竖起了大拇指。这娃,长大了肯定错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