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虎》初步论点到拓展论点·寓言式说理
1.既然是“说”,那么文章应该就是议论文了。进去文本。果然是简洁地议论文形式。
第一段先指出老虎比人有力气,同时有爪牙,人被老虎吃不奇怪。
第二段先从常见人杀虎而不常见虎食人的现象引出人与虎的对比,对比中道明缘由,并得出老虎虽猛必不胜的结论。
本来到此处基本说理也清楚了,可是作者刘基不满足,还要继续论说。
第三段又从反面说如果人被吃了是因为不用智与物。接着又进一步推出更普遍的理论,天下不用智与物的都是老虎,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说这样的老虎被人吃掉有什么怪的呢。正好与第一段的“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相互呼应,但又是完全不同的层次。最后一段那个虎已经不在单纯是动物虎了,而是上升到了更为普及的层面,包括人在其中,所有不用智和物的人都是虎。这就非常深刻了,同时作者还用一个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非常难得。
2.教授的重点依旧在于议论的形成逻辑上。
3.中学作文中强调先论点后材料容易陷入片面化。让人忘记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对一切论点都要进行具体分析。就算论点是完全正确的,也还有一个如何形成的问题,总不能在任何时候都等待别人把论点准备好,再来论证再次即使正确的论点也需要发展,不然就会僵化,肤浅。
4.游记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范式,在形成初步论点分析,初步论点拓展初步认定这几个方面,这篇文章的特点是论点在后不是一下子就给出一个现成的论点,而是把事情的矛盾揭示出来,和读者一起排除层层障碍,得出一个初步结论来,然后从。人生路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议论文章写作的全部结论出来了,文章也就结束了,这种比先有论点再加论证的方式要可靠得多。
5.作文要深刻不肤浅就要善于提出问题,要提出和前面的观念不相符合的事实来,也就是提出反例。
6.分析的过程完成了,但文章却没有完成,刘基是个政治家,他所考虑的不仅仅是老虎与人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是领导与人才的关系,他的深刻更深刻之处在于把把这仅仅当做一个比喻,当作他自己主题的基础,从用力而不用自已住自用而不用人,领导人就是很有本事,如果不能。用人,只用自己有限的智力,而不能用人都是老虎一类,最后还要点出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不但生动而且结构上严密与开头形成首尾呼应。都是落在与人的关系上。但开头是湖比人强大,而结尾则是虎是人的手下败将,虎是失败的象征,显出深刻的对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