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3次高考,最终考上北大,如今仍然到处吹捧他的鸡汤故事;马云3次高考,靠运气考上杭州师范大学,如今鼓吹“996是福报”。
余华比起前面2位,运气没有那么好,高考落榜,沦落为一个不出名的牙医,突发奇想当作家,创作出世界名著《活着》,如今却给高三学生培训高考作文?
1
1960年,轻柔的春风拂过西湖旁的柳絮。一个男孩呱呱降生,给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他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小余华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由于工作的需要,一家人搬到了医院里住。由于家对面就是太平间,小余华几乎每个晚上都能听到凄凉的哭声,甚至有时候在睡梦中被哭声吵醒。
那个时候的小余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搬一把椅子坐在家门口,看着被人一边哭一边相互安慰,但每当看到在月光下闪闪发亮的树梢时,就会害怕得发抖。
“生离死别”的故事已经悄悄地种在了小余华的心中,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喷泉。
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到小余华小学毕业。那年,县图书馆重新开放,小余华的父亲为2个儿子办了一张借书证。
看腻了别人哭哭啼啼的小余华第一次打开了阅读的世界,沉迷于各种各样的小说,像《闪闪的红星》、《矿山风云》和《虹南作战史》等那个时代所有的小说,几乎都读了一遍。
小说变得枯燥乏味,小余华又将自己的兴趣转移到了大字报上,“互相谩m”、“造y中伤对方”、“色q故事”、“漫画”......小余华看得不亦说乎。
在浙江不出名的海盐小镇,多了一个“文艺青年”。
2
1977年,余华高中毕业,高考恢复,一波波“下乡上山”的知识分子纷纷拿起笔杆子,在千军万马挥洒着自己的知识。
心里准备着去农村插队落户的余华,听到应届生也可以报名参加高考,和同学们兴奋成一片。
他们都憧憬着通过高考,走出农村,到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
那个年代与现在不同,填志愿是在高考之前。余华的同学都不太知道志愿的重要性,不知天高地厚地填上“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高考那天,他清晰地记得,“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八个大字高高挂在学校的门口上。
高考分数下来的第一天,余华被激动的老师叫住,高兴得手舞足蹈,不料被泼了一盆冷水:高考落榜了。
失去信心的余华,不论父母如何劝自己复读,决计不再参加高考,一手准备工作。
3
困在农村的围墙里,余华的心却向往着大城市。
18岁余华去了卫校读了一年后,被父亲安排到小镇的卫生院当牙医,成为一名“打工人”。
余华每天都干着同样的一件事情,就是看患者的口和牙齿,手握钢钳,每天拨牙长达八个小时。最痛苦的就是
无法把心脏想象在大腿里面,也不能将牙齿和脚趾混同起来。
按部就班的工作就像一个笼子,束缚着余华渴望自由的灵魂。无事情的时候,余华就看着窗外的大街发呆。
笼子无法困住一只向往自由的鸟。厌倦了牙医的余华,看到县文化馆的人衣冠楚楚、西装革履,整日游手好闲地在大街上逛,有了到县文化馆工作的念头。
经过打探,进新文化馆的条件,要么会画画,要么会作曲,还有的是写作。
余华心想着画画和作曲太难了,识字就可以写作。
对写作一窍不通的余华,破天荒地想当作家。
4
写作很简单,识字就可以了,但是写出令人佩服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有空余的时间,余华就如饥如渴地阅读、思考和写作。
余华全心全意地将自己投入到这份伟大的事业中,但是接下来的路充满荆棘。
余华一边做牙医一边写作,连续投了5年的稿子,全都被出版社无情地退回。
换作其他人,或许心中的作家梦早已灰飞烟灭。
然而,余华却屡败屡战,从未放弃过到县文化馆工作的念头。
憋了一口气的余华,疯狂地写作。据统计,余华前8篇小说,一共“写死”了29个人,而且都是非正常死亡。
直到1983年,一个北京打来的电话,打破了余华枯燥无味地写作生活,余华到北京改稿子了,成为县里的明星,如愿进入县文化馆工作。
1992年,震撼人心《活着》诞生,余华将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全都写进了这本名作中。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成为了余华目前的巅峰之作,轰动了整个文坛,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多个国家。
余华,从一个牙医,终于成为了闻名世界的作家。
5
3月9日,国内某知名教育机构举办了一场“中高考冲刺”的演讲。
余华,作为当代的著名作家,被邀请到大会演讲。余华拿着稿子,在无数家长的注视之下,做了一篇《如何在中高考写好作文》的讲座。
“背好句子”、“围绕重点”成为了他认为中高考作文的技巧。
但余华或许没有想过,这次讲述应试作文竟然成为了人们的“谈资”。
一个靠写作改变命运的高考落榜者,走上了教育如何写好中高考作文的舞台。
人们或许还记得,很多作家的中高考作文都考到很低分,包括某天才作家,高考时也作文也考了低分。
或许,余华上台讲中高考作文,是某些教育机构的商业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