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海的企业倒闭了,也没弄明白,自己认认真真的开个学校,怎么就黄了。
其实,宝海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就是没弄明白人才是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把学校真正的管理好,如何把员工和招生联系起来,如何建立绩效评价系统,让个人待遇和招生的数量挂钩。
立新恰恰把这些棘手的问题解决得很好。通过分发字母表引流了二百多学生后,立新在深入的思考,这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让这个成功的案例复制下去。
招生效果好的原因是精准的对接了学校的需求,学校需要什么,应该是校外培训机构的突破点。另外,就是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问题。
立新对这个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哪位老师,包保的是哪个学校和哪个班级,一共引流了多少学生,都有台账和名单。对照台账,准确的反映出每个老师的工作成果。据此,他明确知道了每一位老师招来多少学生,给学校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招生情况要进入学校的薪酬系统。学校刚成立,对老师的教学建立了评价系统,每个老师带多少班级,教多少学生,在教学期间,新进来多少学生,流失了多少学生。据此,可以准确的判断,学生和家长喜欢哪位老师,不喜欢哪位老师。受学生和家长喜欢的老师,就是无形的广告在广为传播,总有老师家长推荐的孩子源源不断的进入。差的老师,学生肯定会流失,也减少了学校的生源。这个薪酬系统,把老师待遇和教育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学校要长久发展,招生环节必须进入到薪酬系统。这次招生就是一次好机遇。立新马上拍板决策,每位教师每招到一名学生,按照教学薪酬的半数来考核,也就是说,每次老师参与招生工作的,也包括每位老师的班级每增加一个学生,按照授课量的一半来落实薪酬待遇。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政策的出台,把招生和薪酬挂钩,刺激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老师们授课质量明显提升,招生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随着薪酬政策的出台,奖勤罚懒的政策也出台了。干的好和干的不好不一样,干的多和干的少不一样,学生多的和学生少的不一样,教学质量好的和差的也不一样。进而,出台了末位淘汰的制度,对于教学工作做得不好,学生和家长反馈比较差的,对于学生流失比较多的,对于迟到早退混日子的,学校都有明文规定,达不到考评要求的,做出离岗处理。
学校开办不到一年,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学校的老师纷纷加入教师队伍,哈博外语成了当地的品牌,也成为学生最多的规模最大的校外培训机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