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文动之“江南三部曲”

作者: 从小就学坏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12:17 被阅读6次

    矛盾奖的作品定是优中选优,毕竟国内文坛的最高殊荣不是浪得虚名的。阿来、莫言、贾平凹、路遥、陈忠实、格非等著作读之无不受益匪浅。用陈忠实的话来说,各自都有一部或多部可以当作垫枕头的书了。

    江南三部曲的涉猎最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当时读的第一部《人面桃花》,剩于两部迟迟没能触及,一直心存遗憾。 这次休假前特意在网上订购了《春尽江南》和贾平凹的《山本》。两者都是迫不及待想看的,顾虑时间的原因,三部曲后两部看完有点紧促,就直接跨到最后一部。

    假期已不足半了,在琐碎的喧闹中虚度着近月时光。前天来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安静的空间。遂翻开了倾慕已久的佳作,风卷残云般的啃噬完扔意犹未尽。

    三部作品年代是连贯的,从民国初讲述到新世纪。不能说现代的故事文风不如从前,社会在进步,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相应的风格。是社会的发展,也是文学的发展。先秦有它的风格,后汉又继而发展,南北朝时有上升到一个层面。总是怀念旧的、老的或崇尚古风俨然不合时宜,就如韩愈所云:“文起八代而衰。”虽说言辞有过(《昭明文选》不就是那个时代产物么),大胆的摒弃理念是值得称赞的。

    不过个人认为“江南三部曲”第一部《人面桃花》才是中流砥柱,往后两部比之逊色一点。学者型作家嘛,写历史类自然没得说,写时宜性作品就显得书生气了些。

    第一部充满了魔幻主义色彩,不同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它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味。从创作手法来看,《百年孤独》给了他灵感,《红楼梦》给了他切实的指引方向。作者在红学方面的研究有相当深厚的造诣,三部作品中先后多次引入和红楼有关的片段,可见红学对作者的影响之深。除了能看出这两部巨作的影子,其他手法很难看清。似江湖武林高手过招,虽无门无派,一招一式却又显现集名门之大成。每出一招都惊心动魄,让人手心捏出汗,衔接的下一招又鬼魅多变。仿佛一壶老茶,煮之,香飘溢久。于好饮之人来说,没有比这更醉人的了。

    《人面桃花》一开始就充满了魔幻色彩,秀米的父亲因《桃源图》而发疯消失,家里来了一位自称表哥的神秘客人,在出嫁前夕她从信件中得知表哥张季元是革命党,并且深爱着自己。回想起两人之前的点滴,秀米泪如泉涌。张季元时常富有挑逗性的音腔让秀米进退两难,其实她心里早已认定了那个宝玉,就如宝黛间的故事,注定早以悲剧结束。

    张季元被袁世凯的鹰犬们杀害之后,秀米个性迎来了第一次的转变。在嫁人途中又被一伙土匪截去,而这伙匪人已经营百年,在一处僻壤之地修建了世外桃源般的行宫,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花家舍。 这个地名一直延续到第三部21世纪,它依然是一处世外圣地。至少在作者心里一直为他的江南三部曲留有一片神秘的净土。压力陡增多元的社会,谁的内心不向往一座世外之处呢。正如《桃花源记》的武陵源一样,人们皆不知外面于何年月,以捕鱼耕织为生,自然和谐,宛若天上人间。可事实呢,就像花家舍里的世外桃源,创业的初衷是美好的,终究抵不住人心欲望。花家舍最后也在大火中付诸东流。

    这也告诉我们,在怀揣理想同时,也得认清现实。活在当下,身处人群中,就不可能出现天人和谐的一面,纵然有,也只是一瞬间。人与人之间的“争”历来都是定数而不是变数。

    秀米在花家舍完成了第二次的性情大转,之前的人已经不认识她了。而她继承了所谓的表哥遗志,为实现人类大同,投身革命,一跃成为当地叱咤风云的人物。除了一同参加革命的人,外人都认为她疯了,行为怪诞,且不近人情。她从未解释过什么,坚持伟大的理想信念。不过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个人崇高理想最终都沦为政治的牺牲品。革命是要流血死人的,古今中外无不皆是。

    秀米短暂的一生是辉煌的。充满了悲剧色彩,又充满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在史诗级的巨幕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第三部《春尽江南》已是到了秀米的孙子“谭端午”。从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虽然故事跨度二三十年,但主题叙事只有一两年。

    同样是带着魔幻色彩:

                        每一个月圆之夜

                我任意播出一组号码

    都能听到招隐寺的一声鹤唳

            我说,亲爱的,你在吗

                                在或者不在

            都像月光一样确凿无疑

    故事以招隐寺展开,在那里诗人谭端午遇到了大学生“秀蓉”,那晚邂逅完他从秀蓉兜里摸出仅有的几块钱,扔下正在发高烧的她独自去了上海。原以为这是一次偶遇,不会在生活里重现第二次。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是如何阴差阳错的放弃上海的高薪俸禄来到鹤浦小城,仿佛有一股力量将他带去那里。他没想到在百货大楼再次遇到秀蓉(改名以后的庞家玉)。命运又将他们拉到一起,他们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各自的事业。

    以他们倆为主,讲述身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衍变,透过了个体人生在社会剧变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精神所困。

    谭端午在极度的社会不适中,似乎通过《新五代史》找到合理的解释。他是否参透不得而知,不过,眼前的社会另他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边缘化。虽然他能理解各种现象,但始终保持学者或诗人的清高,不愿随波逐流。

    作为律师的妻子庞家玉,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独自一人离家出走,在去往西藏途中而返。一生最想去的拉萨因各种原因而半,四次无一实现。她一生要强,天生丽质,不愿别人看到她生命后期的苟且,一个人在成都某医院自缢。留给谭端午的只有无限的悔恨与自责。

    可一切回不去了!

    三部曲时间跨度近百年,完整勾勒出宏伟历史人文和时代变迁。从三代人思想透射整个国人的思想进化过程。不得不说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社会敏锐的观察是深刻的。高尚的情操,深厚的文学素养,宽广的人文情怀是好作品上层设计的力量源泉。

    正是这些农民作家型,职业作家型及学者作家型以不同视角拼凑成完成的中国现在文学,滋润着千万读者的心。

    心随文动之“江南三部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随文动之“江南三部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uj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