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行业灾害风险服务应该聚焦风险感知、识别、告知和应对来开展工作。不管是资源整合还是平台开发还是运营推广都不能偏离这个主线。所有服务基于订阅,所有应用和数据的提供基于服务订阅。
相较于风险识别,应对风险或许更有效。这里的应对除了在我们识别到风险是及时采?取的措施,还有我们在常态化下通过一系列动作来规避或减轻风险。在这个环节,我们需要考虑行业预案库和灾害风险防范知识库的构建,以及预案库和知识库的内容以服务形式供给用户。另外一个风险应对的重要工具是提供预演支撑服务,目的是帮助用户固化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应对事实上会针对不同类型风险采取差异化的方式。我们都知道风险应对策略无外乎四类。
接受风险是应对那些已知但无法改变或者投入远大于损失才能规避的风险。比如台风过境,风险都知道,但是我们无法改变台风所带来的诸多风险,我们只能选择接受,我们可以通过提前采取应急准备,储备物资,组建队伍等策略来应对风险。针对风险接受,我们可以考虑提供用户风险接受策略下资源的管理,以及围绕资源转态提供风险提醒服务。thi
规避风险是在已知风险的情况下,主动停止某些活动、改变某些行为来避免成为风险的承受者。我们可以通过对用户重要活动和计划的管理,结合灾害识别结果与活动时间、位置、轨迹等要素开展风险提示,提醒我们做出活动调整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
转移风险是把风险所造成损失和需要承担的责任转移给第三方的应对策略。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保险业务,关于这一点带来我们与保险公司开展深度合作为用户提供风险服务的可能。
风险减轻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改变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对于自然灾害风险都属于已知的未知风险,除了采用人工降雨,我们似乎很难改变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而定期的隐患排查能够在一定程度避免诸如滑坡、泥石流这类次生灾害的发生,也可以说是对于这类灾害风险概率的降低策略。而减少损失跟风险接受类似,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应急准备工作是提前应对减少损失的最佳策略,另一方面在出现风险后开展积极的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处置也是风险减轻的重要策略。针对风险减轻,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情景模拟进行风险分析研判,提前发现隐患并提醒进行整治。灾害持续的识别和提醒以及结合应急准备开展处置本身也是风险减轻策略的重要支撑。
接下来将基于这些思考,提炼共性的风险应对服务需求,提升风险服务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