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江湖
上学的时候,被小说迷的如痴如醉,尤其是金庸古龙两位宗师级人物的著作,几乎一部也没有拉下。课上看课下看,吃饭看睡觉看,不知不觉中,学业开始荒废。
尽管在课堂上也被老师逮住过几次,也为此受到严厉的批评,甚至有几次都要惊动家长,可自己对武侠小说的热情依旧不减,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那时青春年少,热血沸腾,很容易被那种快意恩仇、侠骨柔情所感染,对书中描写的江湖更是充满了向往。
长大了,许多事也就逐渐明白了。那些武侠作品里的江湖与现实生活中的酒席场合何其相似!这并不是我的臆想,有根据的,你看影视剧中的,有许多精彩的打斗场面基本都会安排在客栈酒肆一类有酒有肉的地方。
这样的故事情节不胜枚举!
比如两个武林好汉,素味平生,当然身上会有兵器,可以是刀,也可以是剑,可以用手提着,也可以用肩背着,但最好是剑,因为剑是江湖人士的标配。
两个人偶然在客栈邂逅,便在各自的酒桌上喝的昏天黑地,目中无人。因为言语高低,便发生了诸如“你瞅啥瞅你咋地”之类的口角。
言语不合,拳脚相向,一番打斗过后,二人竟惺惺相惜,于是就有了如下对话:
敢问阁下可是xxx?
不错,正是在下,不知阁下是?
鄙人xxx,江湖人称xxxx。
哎呀呀!xxxx原来就是阁下,久仰久仰!
不敢不敢!阁下身手这般了得,你我可谓不打不相识,不如我们结为异性兄弟,可好?
既然阁下有如此美意,鄙人怎好推辞?那我可就高攀了!
哈哈哈哈!(二人相视大笑)
于是金兰兄弟两桌并成一桌,小碗换成大碗,你一碗我一晚,一直喝得胃痉挛……
待一番痛饮过后,二人抢着买单。然后是来日方长。或同甘共苦,或反目成敌,一场江湖恩怨反正是由此而生……
酒于江湖,相当于醋于饺子,吃饺子可以不蘸醋,但不蘸醋的饺子吃着总觉寡淡。江湖亦是如此,常言道,酒壮英雄胆(貌似原话不是这样),没了酒,怎会造就那么多的英雄,没了英雄,又怎会有那么多纷扰的恩怨?没了恩怨,江湖也就不能称之为江湖,只是一潭死水罢了!
江湖中人喝酒都有自己的喝法,萧峰喝的豪爽,令狐冲喝的洒脱,楚留香喝的潇洒,陆小凤喝的帅气。他们喝酒既不会伤身,又不失风度,绝对是一派大侠风采。
至于江湖中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更是无所顾忌,开怀畅饮,一来也不会有人留意他们是醒是醉;二来就算醉了,大不了打上一路醉拳,也无虞被人直播到网上。
江湖中也并非人人善饮,偶尔也会遇到几个满嘴“之乎者也”的落魄文人,举杯之前必曰“小生不胜酒力”,顷刻间就会招来一片白眼,倒是江湖中的另类了。代表人物:《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
还有一类人,德高望重,身怀绝学,却从不饮酒,那么,只能有一种可能,此人大概率是一得道高僧。代表人物:少林寺方丈。
多少人因酒而聚,多少人又因酒而散。分分合合中,产生了许多的武林门派,各有绝技,谁也不服谁。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为了天下第一的名头,不知又有多少英雄豪杰走向穷途,走向末路。而其中真正的一二,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正是因为有了酒,江湖才屡起波澜;正是因为有了酒,江湖才会风云变幻。这其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且煮一壶浊酒以佐闲谈!
来源【秀才bu出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