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老师,你错过了一个亿!一方面是我认为今天上半场理论部分又是咨询的精华所在,还有下半场一场张力很大的讨论。
问个问题,感性和理性,你到底喜欢哪一个呢?在咨询中感受和分析,对于咨询师的咨询过程,哪一个更有用呢?
为了我自己联想,没用老师原话啊:观察是白描,感受是调频雷达,评价是手术刀(催化剂),共情是穿别人的鞋子,分析是计算机(内心隐藏光明之灯,方向感)
下半场我们有模有样的做了一次心理成长的个人成长课上练习。引发了一场张力很大的讨论,大家在这场讨论里,收获了自己能收获的那一部分,你没在,我想不出,你来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想想将会更好玩吧!
为了练习我们的基本功,观察力、感受力、共情力、沟通力、洞察力、觉察力和提问技术以及咨询伦理等等,课上应董老师的请求,宋老师安排了一次课上练习。
课上练习过程,要求我们从感性角度和理性角度来对咨询过程进行分析、体悟。
一开始孙老师通过叙述董老师想要咨询的请求和课上的有流泪的场景来表达,愿意听董老师表达感受来建立联接。
在董老师叙述过程中,孙老师通过倾听、共情,表达董老师内心的痛苦感受,并给予了鼓励。
在董老师叙述中,孙老师在过去的事情中找经验,给董老师带来些许的力量。(后来,董老师和我的反馈是,要在这里面多待会儿)
孙老师邀请董老师对现在状态、感受进行评分,四五分,孙老师说还有五六分提升的空间(积极视角)
孙老师提问题,你看,女儿做出来一些改变,给你买东西,让你很感动,你接下来要采取细小的行动呢?董老师说,不知道。孙老师说,那就带着这个不知道在生活中去体验。
练习到这里结束了。云舒老师,觉得怎么样?
————————————————————————
按照设置,一部分学员表达,对孙老师在和董老师访谈过程中感受到董老师的感受以及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一部分学员表达,在观察孙老师访谈中有哪些内在逻辑,把握咨询工作是如何推进的。每位学员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着课业练习。
张力的部分来了,青春小伙伴真实的敞开了,分享了她的感受,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反馈,而是指出,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没有贴着董老师的感受,致使董老师的感受被大家的理性给阻在那里了。
首先,引起了刘馨老师的内疚感,没有照顾好董老师。
我在这里责任感忽然爆棚,一方面对于不按规则的有抵触,一方面又有想对孙老师说点什么,还有表达了我认为的或者我感受到的,董老师在回馈中有迎合的成分出来,当然这也是我的分析和评判,董老师也否定了我的分析。
然后……现场情况云舒老师你可以想象张力很大啊。
待诸位老师发言过后,宋老师也用敞开的感受来分享,他在整个过程中的感受,真诚的表达,比喻让令狐冲体内的六股真气,开始是乱的,但是引导到一处,就成为令狐冲的力量。在这个场,也是这样,大家的发言碰撞也许就成为了董老师的力量,也许可以做些什么?还也许帮助了其他老师,比如我将会更加投入的感受,体会这个场里的感受,让自己的感受力更强一些。
张力过后,真实的敞开过后,我们的关系更近了,云舒老师是不是错过了一个亿呢?我还看到,董老师和刘娜利老师,下课之后在楼下还在依依不舍的说些什么,可是课上的时候他们还曾经表达过不同观点和感受呢。
PS:今天每位咨询师都想能尽最大努力帮助来访者,到底谁的哪一句话起作用了呢?谁知道呢!
回到感受和分析在咨询师那里哪一个更重要?我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信哪一个,关注哪一个,哪一个就会起作用吧,就会有力量,到底哪一个对,要看什么类型的来访者,谁知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