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乐府·辛丑岁观大型纪录片《秦淮河》咏怀三十二韵
秦淮河,十里波,朦胧烟水起笙歌。
人评说,脂粉过,要为袍冠承罪责。
君不闻,胡马骋驰嘶北岸,锦帏沉醉梦南柯。
君不见,青楼曾溅桃花血,临去福王泪水多。
歌舞休,暮烟收,曾剩寒鸦噪晚秋。
不向庙堂问赤胆,却从风月忆青楼。
红颜劝,名节全,白发贪生贱作囚。
商女不知亡国恨,儒冠胡服谁思羞?
鸣嘶风北兮马望江南,燕子翻飞兮灯火未阑。
长笛三更兮烟浓月冷,豪华六代兮庶黎犹寒。
鼓筝琶悔兮景供千乐,游鱼磬终兮敲老一庵。
莫道平康兮无可节烈,李贞有才兮女胜儒冠。
管弦声,咽胡笳,天子忘忧卧馆娃。
阉崽绮,燕子嘉,云亭史笔赞桃花。
忠魂化鹤依梅岭,铁马奔蹄践物华。
百万无辜归厉录,扬嘉碧血洗尘沙。
甲申瞬,几苍黄,又见南朝梦一场。
火烧庭,燕雀堂,兵临城下死降王。
秋声在,声声怆,败叶敲窗叶叶凉。
小巷檐前拴战马,泪流残烛泣红妆。
玉树后庭兮寂寞荣枯,风流云散兮感怀唏嘘。
金山桴鼓兮心思红玉,石邸坠楼兮哀叹绿珠。
边雁催秋兮秋情欲老,孤灯绣佛兮佛灵终虚。
诙谐当日兮吴陵老叟,铁板铜弦兮吟唱劫余。
南朝事,已飘零,悼古伤今劫后情。
苑落晖,沉蔓草,废陵曝骨闪流萤。
龙蟠已凿兮泄王气,虎踞归游兮巽血魂。
两戒山河兮皆易色,弘光无地兮植冬青。
君不见,板桥陈迹认迷离,一柳腰弯夕照西。
君不见,苔藓凄凉扪赤壁,灯船寥落冷青溪。
绿芜苍,帝痕在,朱雀乌衣逝梦疑。
龙虎图,悲竖子,只留辱井草丛栖。
秦淮风流千古事———
秦淮河,中国 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 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 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 句容市 宝华山南麓,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 溧水区东庐山,两河在南京市江宁区 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门上坊门从 东水关流入南京城,由东向西横贯南京主城,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 长江。
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区性河流, 历史上,其航运、灌溉作用,孕育了 南京古老文明,被称为南京的 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秦淮河,古名 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此地有“王气”,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后人指出:,实是。 唐 杜牧《泊秦淮》诗行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 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的诗句,出现了“秦淮”河名。 对此河之来历,《六朝事迹编类》载:“淮水……分派屈曲,不类人工,疑非始皇所开”,经地质、考古学者证实,秦淮河属自然河道,非人工所烎。但其中某些地段为人工所开凿,仍不能排斥。
秦淮河,源于上游句容、溧水二河,在 江宁区西北村汇合,自西向东,流经 南京城区,汇合于 长江。
句容河,秦淮河支流。跨句容、江宁二市、区。古名破岗渎、上容渎,句容河由原三岔河、黄埝河、东桥河三河连成,河源原在 丹阳市境,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后句容城通丹阳段湮塞。现代河道源出 句容市宝华山,上游有二支:以句容水库为始的一支河、以北山水库为始的二支河。两支河在句容市 华阳镇房家坝汇合,过黄泥坝进入江宁区境,由南向转西向接纳赤山湖来的句容河北、中、南河,在周子圩接纳汤水河,经夏三岔,在同进桥接纳东索墅河,在 湖熟镇接纳团结河、经龙都镇纳胜利河,最后达西北村汇合溧水河入秦淮河,素称秦淮北源。长64.8公里,宽25~100米,流域面积1262平方公里。下游可通航,素称秦淮北源。
溧水河,秦淮河水系是秦淮河上游的南源,从中山水库到秦淮河全长 65 公 里,流域面积 464.82 平方公里,来自 溧水区东南10公里的东庐山,起于一、三干河(其中一干河在溧水区西北接纳天生桥河(胭脂河)),两河在 江宁区 禄口街道汇合,自南向北,接纳横溪河,在朱公村接纳二干河,在庞家接纳南河,止于江宁区西北村的河段,经溧水区城和江宁的铜山、禄口、秣陵、龙都等地,与句容河在西北村汇合。今名为溧水河,是秦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溧水河、句容河在 江宁区西北村以下为秦淮河主干道,经方山西侧北流,过 东山街道、 上坊门入南京主城,有 云台山河、 牛首山河以及郊区的运粮河、 紫金山沟等汇入,干河到南京 通济门外九龙桥分为二支:
一支过九龙桥直向西,由 东水关进入南京城,向西流至淮清桥与青溪会合,再向西南在利涉桥汇小运河,再经文德桥、武定桥、镇淮桥转折向西北,过新桥至上浮桥、陡门桥,与运渎水会合,再过下浮桥,向西经过夫子庙,从西水关出城;内秦淮为正流。 习惯上把这支称为内秦淮河(即十里秦淮),内秦淮河流经 秦淮、 雨花台、 建邺、 玄武、 栖霞、 鼓楼6个区 。
一支由通济门经中华门绕行城外,为外秦淮河或秦淮南支(赛虹桥后也称为老秦淮河)。 外秦淮在南京城南外绕行,是五代十国时开凿的护城河,过九龙桥向南转折向西,经长干桥后汇合落马涧,向西至赛虹桥、觅渡桥在西水关外与内秦淮复合,合流后向北经草场门、定淮门、石头城,经三汊河汇入长江。
另外,原外秦淮河在赛虹桥后另有南、北两河。南河原在大胜关入长江,北河原在北河口及小三汊河入江。因开挖秦淮新河,南河被切断。北河在20世纪50年代被封堵。现为断尾的河汊。
全长110公里,流域面积2630平方公里。 干流长约34千米,南京城区内长约17公里。流域面积2631平方千米,其中南京市境内1838平方千米, [1]南京城区内集水面积24.2平方公里,约占城区面积的31%。
其它入江河道———
秦淮新河是一条集泄洪抗旱,通航为一体的人工河。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对确保南京东南部地区汛期安全及旱季农田翻水灌溉有着关键的作用。秦淮新河从江宁东山镇的河定桥向西经铁心桥、西善桥二镇至双闸金胜村入江,全长18公里。河面宽130~200米,行洪800立米/秒。在河口建有节制闸,用于排洪、抗旱和航运。始建于1978年11月,1979年2月河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随后一年主要进行护坡与河堤的建设。据当年的档案资料统计,南河工程共征地一万四千亩,工程总完成土方1320万方,耗资8000万人民币(当时的币值)。在河道上还建成的10道风格各异的桥,其中5道在西善境内。他们分别是西善桥、西善铁路桥、红梅桥、梅山桥以及红庙桥。秦淮新河工程全部完工后,于1980年1月25日正式通水。
惠民河,原系外秦淮河入江段,史称惠通河。明朝将秦淮河、护城河、惠通河连通,成为入江水道。清光绪三十二 年(1906),筹办工赈,拓宽河道,两岸筑堤。民国3年(1914)改称惠民河。河道自外秦淮河三汊河起东北流,经中山桥,经下关到 南京长江大桥西侧老江口止,全长3037米,河面宽50~78米,河底宽平均9米,河底标高3~5米。1999年,将河填平辟建惠民 路,并在河床埋设各类规格的排水涵管5150米,替代原河道排水功能。
秦淮东河从秦淮河进入城区前的 七桥瓮分支,向东经 运粮河,过 江宁区麒麟街道分两支,分别进入 九乡河和七乡河-便民河,自南向北,主要流经 南京市栖霞区,汇入 栖霞区北的长江。河道总长约53.2公里,其中拓浚河道29.5公里,新开河道19.1公里,穿山隧洞4.6公里。东河建成后,南京的入江口由两个增加到四个(秦淮新河、外秦淮河、九乡河、七乡河),秦淮水系就像撑开的手掌伸向长江,不但泄洪能力增加,跨流域、正反向调峰也成为可能。秦淮新河、东河、长江形成100多公里长的“绕城水路”,就像一条“围脖”守护城市水安全。
河道变迁———
东汉时,秦淮河河面宽阔,号称“小江”。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石头城吴筑也。六朝以来,江流在下,涛水入城,前史屡载。自南唐后江水益西,洲渚蒙密。今日石城门,北抵下关安流一水,非复汹涌之势矣。”1958年前,秦淮河主流除从三汊河入长江外,尚有支流南河在大胜关入长江,北河在北河口及小三汊河入长江。1958年修筑堤防时,北河入江口被封;20世纪70年代末开挖秦淮新河时,南河也被切断。秦淮新河增加了秦淮河在胜利村的入江口。1999年,秦淮河干流河面宽90米~200米,河底高程0米~4米。
2021.07.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