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话了,老黄来了。”我经常听到我的学生这样喊道。自从我的办公室搬到四楼以来,学生的一切活动尽收我眼底。
当我听到班干部拿我的威严来管理班级秩序的时候,我就感觉我们的教室是冰冷的;当我的英语课静得可怕的时候,我感觉我们的教室是冰冷的;当任课老师告诉我说孩子们像一只只蔫儿了的小绵羊时,我感觉我们的教室是冰冷的。如何打造一间润泽的教室呢?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告诉了我答案。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任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适应程度,也可以说它是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
因此,我带领我班的教师团队努力地打造着“润泽的教室”。我们几个老师商讨:课堂上学生发言过于热闹是真的有效课堂吗?一组学生展示,其他学生因在下面商量自己组的展示任务而放弃倾听展示者的声音是真的有效课堂吗?为了提高学生的愉悦度而迁就学生的想法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吗?为什么自习课上商量问题比课堂上合学更积极?我们教师团队一起思考着……
当学生不听讲时,我们是不是责备他们的听讲态度,而不是反省自己的讲话方式?我们要求孩子学会倾听,我们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吗?我们也很少认为以自己的“倾听方式”或“身体姿态”为轴心所构成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有问题。当学生在课堂上像一只只蔫儿了的“绵羊”时,我们反思过我们的课堂吗?比如我的英语课,学生看着一个个陌生的单词怎么可能像一只只“狼”?我站到学生的立场考虑了吗?也就是说,教师的全身心还没有对每个学生敞开。没有与每个学生的思考和情感相互呼应,相互应答。我们教师团队约定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一起打造润泽的教室……
语文老师报喜了,说孩子们变了……;数学老师报喜了,说孩子们这几天表现太好了,让我这个班主任再次表扬他们,当数学老师报喜的时候我高兴得就像是听到表扬的孩子,因为我们学生的数学基础太差,让新接手的数学老师头疼得不得了,能够听到数学老师的表扬真的是……。我作为班主任我当然能够感到孩子们的改变。其实我感觉改变更大的是我们老师自身,我们在努力地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
润泽的教室打造进行时……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