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言当与言,不当言不与言

当言当与言,不当言不与言

作者: 浅酌慢斟 | 来源:发表于2023-11-19 11:33 被阅读0次

“当言当与言,不当言不与言,方不失言人。”这是我在《范睢说秦王》一文空白处的批注。听了书友的解读本文,便将这句括号起来后注上“不恰当”。

淑静老师对于跪礼的深入剖析,让我明白在春秋战国,上溯至周,“跪”也仅是一种坐姿,并无特殊含义。当讲达到跪拜成为一种屈身的仪式,是在元,兴盛极于明清,不禁神情凝重,元、明、清对士大夫极度摧残,身体、人格,动不动就“奴才”自称,还乐此不疲,在强权政治高压之下,独立人格谈何容易!在谄媚财富的当下,亦何来人格独立!当下虽无跪拜,可跪拜的阴影还持续在投射,总会不自觉屈膝。

使得后人见到“跪”字便细思极恐。古人见了觉得再普通不过了。

丽萍老师分享时,讲到《资治通鉴》,我反问自己:《资治通鉴》竟有讲到范睢?我不是正在阅读吗?怎么一点印象全无!看来这样的走马观花,假装博览,有百害而无一利。赶紧地抽下第一卷,翻得眼累,终于在106页12行释文:为范睢间魏冉张本。首见范睢名。

困了,睡了。六点起床接着翻书,在156页找到关于范睢的详细介绍。关于“睢”的读胡三省注为“雖”,可能这字读音历来争议较大。在烟台山上,银芳老师谈及读音,我不假思索地说:“sui。”晚间共读,印象全无,忘得哪里读过,也就不敢吱声。现在暂记下,以待后考。

早上细细读关于范睢的记录,前世今生就详尽了。《国策》文与《资治通鉴》文两相对照着读,人物形象就会丰满起来。对人物判断便不会囿于成见。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或许是对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错了吗?或许世间就不应有对错是非一词。且就放下,此间乐,何必思蜀,思亦何用!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原以为,福必天降;现以为,福要自求。范睢历经“折脅,摺齒,卷以箦,置廁中,使客醉者更溺之。”这是怎样的苦痛?生不如死!我奇:郑安平何许人也?有此等勇气匿范睢。

范睢提远交近攻,处人骨肉之间,似乎也犯疏不间亲之禁忌,但他是聪明的,未敢言内,先言外事。

觉得应该把司马光的评价抄出来共赏: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災害;荐白起为将,南取鄢、郢,东属地於齐,使天下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强大者,穰侯之功也。虽其专恣骄贪足以贾祸,亦未至尽如范睢之言。若睢者,亦非能为秦忠谋,直欲得穰侯之处,故搤其吭而夺之耳。遂使秦王绝母子之义,失舅甥之恩。要之,睢真倾危之士哉!

光之言,后辈是否该深究彼时何人当朝?何人执政?

或许并无当言或不当言之惑,立场而已。也不必担忧恰不恰当。

拜读拜读[抱拳][抱拳][抱拳]

谢谢分享[抱拳][抱拳][抱拳]

仅一处:您笔记中好像范【雎】字不对写成【睢】@柯荣军

爱红:真是细心。又对了书,古文观止是“雎”,而我中华书局版的《资治通鉴》也真是写成“睢”。原来是两个不同的字。“雎”确实读“ju”,“睢”也确实读“sui”,又一公案了,该写哪个字呢?

昨晚俞强提供了一个考证资料

这张图片应该能解惑

相关文章

  • 读书札记之《把时间当朋友》谈谈“说与不说”

    “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论语》 《把时间当朋友》第六章交流“2说与不说”...

  • 1171/20201028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翻译过来就是: ...

  • 随笔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然何人可与言?何人不可与言?孔...

  • 第23天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当和人交朋友,看到朋友犯了错,而对方不自知,我...

  • 读论语,学销售之竞品对比篇

    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译文...

  • #一日一得 290 | 不失人亦不失言 | #文斌读论语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5.8) 可与言,就是可以与他...

  • 赖辉东《论语史鉴》15·8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

    第8章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与言:与他谈论、规...

  • 2018-09-11

    乡愿 德之贼也 可与言 而不与之言 失人 不可与言 而与之言 失言

  • 《论语》与现实的对照:智慧言谈

    《论语·卫灵公》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孔子说:“...

  • 每天读论语-399

    每天读论语-399//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言当与言,不当言不与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fm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