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门口种了一片丝瓜,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举。春日里,母亲故去。妹妹一连多日都沉闷的呆呆的坐着,不动,不说话,后来她好不容易缓过来了,说想要种菜,接手母亲生前家门口那小菜园子,我忙不迭的答应,和小姨陪着她去集上买来各种苗子,一一栽种上。
去厨房接水时,发现了一个准备做洗碗工具的老丝瓜,这是母亲生前留下的,里面有几个黑种子,我就顺便撒下了。
孰料,就这无心之举,却收获了满满一大片丝瓜,它蔓延出了一大片,爬了藤,开了一朵一朵的小黄花,而后就一堆一堆的长丝瓜。父亲苦恼的说吃不迭,经常给亲戚,邻居们送,还赶不上它成长的速度,一不注意摘,好几个丝瓜就老了。
真是无限感慨啊,随意撒下的一把种子,在家门口,没有肥沃的土地,没有精心的呵护,你付出少少,它却能如此无私如此奉献,让你收获多多,硕果累累。
看着这片丝瓜,我想到了父母,父母不就是这样的一片丝瓜么,只管倾情付出,却从不问收获多少。
我记得母亲还在时,曾说过一句俗语:娘想孩儿,线一样长。孩儿想娘,筷子一样长。我当时还反驳她,才不是呢,你不懂在孩子心里究竟有多爱父母。你低估了孩子爱父母的心。母亲但笑不语,只轻轻说了一句,爱都是向下流的。
近日,回家,大扫除,翻出父亲的小药箱。这些年,尤其去了日照后,可能孩子每科考多少分,他背诵过的语文,英语,我记得。他的每个辅导班几点上课,我了然于胸。可是,可是父亲是什么时候戴上的老花镜呢?他什么时候开始常备药不离手了?他只是吃的降血压的?我拿着那些小药片久久不语,又想起了母亲说的那句话,娘想孩儿,线一样长。孩儿想娘,筷子一样长。
可是却依然阻挡不了,父母对孩子汹涌澎湃的爱,是全心全意的信任,是全心全意的付出,全心全意的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到你在心里一边流着泪一边骂他们是傻子,就这么整个的把家把全部托付了出去,万一孩儿有个不孝顺的,他们该怎么办啊?这是怎样的一种沉甸甸托付和信任啊?
父母真的就如家门口的这片丝瓜,你不在意的付出了少少,他们却给了你沉甸甸,抱也抱不动的收获………
我看着那开的满藤丝瓜花,转头对妹妹说,明早我给你做丝瓜花炒鸡蛋吃吧?我透过那满藤的丝瓜花,看到了小时候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母亲冒雨去给我采类似的南瓜花做鸡蛋饼的情景了。
丝瓜亲,土地亲,父母亲。
小时候最不耐烦的是地里的农活,最初考学的终极信仰,就是离开这片土地。
小时候,最不耐烦的就是父母的管束和唠叨,最爱的是外面的自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长大了,才觉,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原来看着是那么的亲。
长大了,才觉,父亲,母亲的唠叨是这个世间最幸福的声音,无论在外面怎样,可是父亲母亲在,你就有了归家的根。
它乡解决温饱,而故乡却能滋养你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