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2: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3: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4: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5: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
6: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7: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8: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9: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10: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11:这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节
12: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13:优越情结: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14: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15:夸耀不幸: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16: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17: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18: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19: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20: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21: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22:人生课题: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
23: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
24: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25:人生谎言: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
26:假设你得到了金钱方面的自由,但仍然无法获得幸福。这种时候,你所剩下的是什么样的烦恼和什么样的不自由呢?
27: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28:谁的课题: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29: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30: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31: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
32:整体论: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33: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34: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共同体感觉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35: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36:直面“人生课题”,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37: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38: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的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39: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40: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
41: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
42:对别人给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获得生活的勇气
43: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44: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45:自我接纳: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46:肯定性的达观: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47: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
48: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49: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50: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51: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52: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53: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使不特意去需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54: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55:人生是连续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56:潜在性的人生: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
现实性的人生: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
57:旅行的目的是什么?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
58: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59: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60: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
61:人生意义并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