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观后感

作者: 领着小猪晒太阳刘亚男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14:29 被阅读25次

    看完心情很气很复杂,我又要愤青了。整部下来发现谁都没有错,病人要活下去,药商要维权,警察要执法,到底是谁错了?错的是世界吗?是!如今,娱乐性的东西真的太多太多了,每天嘻哈的生活下真正思考的有几人,这个时代,是该多触碰一些类似的题材~

                                                                                                                              ----题记

    这段时间的文体娱乐,除了备受瞩目的世界杯,讨论最频繁的应该是这部《我不是药神》了吧,上映首周末没来得及看,周一下班便和杜先生迫不及待赶去电影院,结果观后感拖到了现在。

    下班时淅沥着小雨,我喜欢这种氛围,总感觉嘈杂的环境中有了雨的滋润会静谧许多,看电影也是饶有兴致。一部电影的精彩与沉重导致我怀里的薯片没有减少几个,我不会随便用震撼来形容一部影视作品,但是看完这部作品我有些震撼。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总感觉电影是影响思想的一个部分,我们的文化产业需要这样的话题,来替代那些跟我们无关紧要的八卦新闻,替代那些综艺节目上所谓的真人秀,替代那些毫无营养的肥皂剧……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认真的片子,值得庆幸的是大家的热情对得起他的制作,正当我现在打字的间隙查了下票房榜,已达25亿。想起了冯小刚关于这一届观众不行的论调,其实在我心里这一届观众还不错,也许并不是品味的上升,而是被收了好几茬智商税之后,观众被迫提升品味,开始抵触那些烂片。也许是我品味早熟了些,很早之前就对电影圈的圈钱作为毫不感冒,早年中国被泰坦尼克号冲击后,发现电影也能赚大钱,就开始薅羊毛,老谋子,凯哥等大导演,每年上映的所谓大片,用一些奇诡的情节,简单的讲述几个诸如人性本恶,帝王的贪婪之类道理,就能在那个年代收获几个亿的票房,这些大制作无例外邀请了陆港台三地的明星,后来甚至日本韩国,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那会儿电影公式应该是简单的等式,大明星+大导演+卖力宣传=票房,到吴宇森的《赤壁》走麦城,那些投资方才逐渐意识到,这届观众不那么傻了,要换个套路。后来涌现的类似小时代的PPT电影,赵薇《青春》等各自代表了一个时代,或许还有些交叉,大多是资本的玩物,或者娱乐圈名人的自我YY,资本沉浸在大IP,小鲜肉的出版模式,连最爱的周星驰拍个电影,都要找吴亦凡去吸引票房。我不是药神用一些没有多少名气的演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居然还成功了,起码证明我们开始去主动思考一些东西,抛弃了一些简单粗暴拼凑起来的制作。其实再往深处想,科技时代,那些传统媒体的铺天盖地宣传,已经没那么有效了,移动网络时代,人们更懂得独立思考,更懂得筛选以及口碑效应。

    回到电影本身,不看最后两分钟的收尾,是一部略带着悲情平民英雄主义的电影,王传君那柔弱又带些狡黠的病容,让我忘记在爱情公寓里的傻愣关谷,黄毛抢车惊心动魄的警车追逐,让这部电影的悲情达到了最高峰,没有很多电影尴尬的临别赠言,只有医生的一句对不起。

    仿制药跟正版药,是共生的矛盾体,现实中有无数的家庭,被疾病被几颗药片击垮,不管是网上报道,还是现实周围都有类似的例子。看完电影令我愤懑憋屈,气这昂贵的药,气这些可爱的生命离开世界,我不断在想,到底是谁错了,酿成了那么多悲剧。病人没错,电影里不断阐述,他们只是想活着。制药厂,警察,医院,他们也都有各自的理由与立场。

    救命药也是要命药,很多原因造成这高昂的价格。制药公司高昂成本与研发时间,让他们有了第一步高价的理由与借口,虽然中国在很早之前已经取消了部分药品的关税,但政府早年做的远远不够,药品进入中国,到了病人手里,价格比其他国家又贵了30%,经销商,医院的各层利益,缺少监管与强制定价,也让他们肆无忌惮。

    追溯本源,制药厂有他们的善与恶,对于慢粒白血病,科研行业会就各种治疗方式做一定研究,有很多方向,但是制药厂不会花大价钱去投资研究一种根治疾病的特效药,他们会把精力放在续命药上,每一个病人都是他们的蛋鸡,但是人们没有理由大肆指责他们,他们并没有义务花几十亿美元去砸一个更高风险的项目,资本总是如苍蝇逐臭般趋向于利润。制药厂还有他们的恶,全球目前几家制药巨头w2ewa,他们会提前划分好势力范围,不会两家做出同样的东西,在市场上大打出手,他们有行业的潜规则,他们会收购一些或许影响他们药品销售的关键公司,关闭某些廉价却有效的药品生产线,让市场别无选择。

    政府是应该能再做一些的,如果政府投钱研制,国企的效率,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同样低效,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制药厂的监管,制药行业的引导,在于人们纳税,交医保后,对于这种大病的风险的共同分担,抵御病灾。

    不管这个行业最后是否有所改变,我想这部电影是值得尊敬的,起码让人知道电影可以这么拍,中国有很多观众开始去欣赏那些让人真正思考的作品,我们再也不用去羡慕像印度《摔跤吧爸爸》这样的电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迟到的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ow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