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刚刚写了书读到三分之一时的感想,也能理解爱玛的苦痛,可是当读完全书时,悲哀的情绪一时还化解不开。一个人的梦,毁了三个人,除了唏嘘,也不知道到底是怎样一种心境。
其实到不是要站在道德的立场去批判女主,只能说这么一个才色兼具的佳人,还是太傻了,太醉心于自己编制的梦当中了。
可能爱玛如果生为男儿身,那么她的问题也许都会迎刃而解了。她醉心于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也渴望着去流浪,去改变。无奈作为附属的女人,空有一番想法,而无力实现。
猎奇猎艳
爱玛的第一个情人罗多尔夫,是个风月场的老手,他是一个富有的单身汉。但也是一个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主。第一次见到爱玛,他就被她的美貌,优雅,单纯吸引了,但也紧紧是physical attractive。他极尽能事的赞美她,挑逗她。而爱玛,对这种糖衣炮弹的攻击完全没有抵抗力,很轻易的就沦陷了。她应该是把自己想象的所有男子的魅力都附加给了他,丈夫的平庸无趣更加剧了她的这种幻想。她期盼着与他私奔,企盼着与他的地久天长。而只愿享乐刺激的农场主,也必然会加速逃离。已经满足了他的猎奇心,还怎么可能真的为她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呢?
女神走下神坛
要说爱玛的第二个情人莱昂,与她之间还有过那单纯的爱恋。他们初相识是,因为都厌倦乡村生活,渴望大城市的繁华,还都是浪漫主义者吧,将他们的心越拉越近。但是当时的莱昂对于爱玛的感情,应该更多的是仰望。在他看来与爱玛在一起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爱玛对于他,就是站在神坛的女神。在他觉得与爱玛已无可能时,他选择了忘却。可是他与爱玛的二次相遇,境况就大不相同了。他又经历了三年的社会历练,而爱玛又刚经历了与罗多尔夫的失恋。莱昂执意要占有爱玛,除了当初的那份爱恋,更多的是将女神占为己有的一种虚荣。而爱玛呢,还是那般的飞蛾扑火,倾尽自己的所有热情。为了幽会而债台高筑也在所不惜。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因荷尔蒙产生的激情也已经消失殆尽,但是莱昂可以很轻易的拍拍屁股走人,而爱玛的债务却要自己独自面对。
最真实的一直在眼前
最无辜的包法利,才是那个真正爱爱玛的男人。他虽然没能提供给她,她想要的奢华生活,但是也一直让做很少的家务,让她保持着读小说的习惯,崇拜着她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他也真的是太木讷了,一直以为他给爱玛带来了幸福与满足,就像爱玛给予他一样。
无论怎样,到最后包法利也在迁就着爱玛,尊重着她。但是在她死后,他读到了她与她的情人们的信时,虽然他不怨恨,只将这一切归结为命运,但他终究是经不起这最后的打击,只留下他们的女儿孤零零一个人。
对于女主的做法不做更多评价,但是还有个私心,希望她在服毒前,将她的信都化为乌有。这样好歹能让包法利还有一个念想,还能支撑着他把女儿培养好。
对于爱玛来说,她的一生,真的是梦一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