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上厕所千万别带手机,因为手机会掉进坑里......
其实,不能带手机是有正经原因的。
如厕玩手机,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半小时,常常是蹲到腿麻站不起来......你也许从没想过,这个行为正在让你从头到脚都“受伤”。
容易“受伤”的部位是哪里?
01
大脑:反应迟钝、头晕脑胀
人们蹲厕所时玩手机,不自觉地就会延长时间,容易使血液向下流,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这就是为什么久蹲后突然起立会出现头晕脑涨的原因。
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蹲下或坐下后快速起身,或者长时间站立之后,感到头晕目眩,眼前漆黑,甚至要摔倒。这种情况称作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突然改变(由平卧位改为直立),大脑暂时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多见于老人和儿童。一般来说,短暂轻微的体位性低血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注意起身不要过猛,避免长时间站立即可。
但如果头晕目眩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症状较重,可能是由脊髓病变、内分泌紊乱、贫血等疾病引起,需要就医治疗。
02
眼睛:近视、干眼症
卫生间光线一般较暗,不适合长时间看任何电子产品 ,尤其是孩子。如厕时近距离看手机会使眼睛始终处于紧张、费力的状态,得不到充分休息,从而容易引起近视。
成人长时间盯着屏幕时,眨眼次数会减少1/3,从而导致眼球表面更多泪液蒸发,使眼球缺乏滋润。而泪液蒸发是导致干眼症的主因之一,干眼症最终会导致永久性眼损伤。
03
颈腰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是颈椎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如厕时,身体会不自觉前倾,颈椎受到的压力更大,导致颈椎前屈度发生变化,易引起颈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等。
尤其是蹲便,还会因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导致原有弧度被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久而久之会诱发眼椎间盘突出。
04
心脑血管:血压升高、猝死
卫生间是猝死率极高的危险地点之一,如厕时间过久,会让风险骤增。
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些令人惋惜的案例:一些原本病情控制很好的心脑血管病患者,由于在厕所长时间玩手机、看小说,导致血压升高、闹供血不足而诱发了急性心梗、脑中风甚至猝死。
手机为什么会使血压升高呢?因为手机的射频电磁场会造成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则外周阻力增加,自然血压就升高了。手机除了可升高血压外,还可引起疲劳、头痛、皮肤灼痛和肿瘤,因此,高血压病人要慎用或少用手机。
05
肛肠:痤疮、便秘
有临床表明,如厕时间久与痔疮的因果关系,即使在没有便秘的情况下,蹲厕时因玩手机、看报纸导致时间过久的不良排便习惯,同样可以促使痔疮发生。
原因一:肛垫下移
人体肛管的粘膜下有一层环状的静脉、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肛垫,肛垫本身有弹性收缩的作用,可以开闭肛管,控制排便。但较长时间的腹压升高,会导致肛垫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失去原本的支撑,下移形成痤疮。
原因二:静脉曲张
直肠肛管的位置在人体腹腔的最下部,蹲厕过久,在重力和腹腔脏器作用的双重压迫下,直肠静脉回流受阻,末端血液回流障碍,可以导致静脉血管瘀血扩张,形成痤疮。
除此之外,排便是肌肉反射的动作之一,人体的中枢神经参与了这个反射活动,玩手机会干扰大脑对排便传导神经得到指挥,延长排便时间,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排便困难,或是习惯性便秘。
06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膝关节是人体中负重最大、运动最多的关节,人在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
深蹲垂直向下看,膝关节是超过脚尖的,增大了膝关节角,使后交叉韧带和髌骨受力增加。
凡关节都由结缔组织韧带所连,韧带在肌肉的两端,而且血液循环较薄弱,人在久蹲后,内外侧韧带受力最大,加大了关节和韧带的负担。对于已经有退行性病变的人,建议上厕所别久蹲,最好选择坐便。
07
下肢:静脉血栓
人体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当蹲厕所看手机超过15分钟以上,肌肉长时间不动,收缩会相应变慢,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
如果经常保持这种习惯,还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若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能致命。
08
心里:注意力下降
上厕所玩手机图的是休闲,却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处理”状态,长此以往会出现“注意力障碍”等心理问题。
大量的无效信息进入大脑,削弱了大脑对有用信息的处理能力,最终导致记忆力下降。
建议
无论蹲厕、坐便、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
还需要注意的是,每日排便后,最好能坚持用温水坐浴、清洗。这样可防止细菌的滋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