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时评社会热点时评当下
小学拆而不建只因“婆婆”换得太勤?

小学拆而不建只因“婆婆”换得太勤?

作者: Thjm | 来源:发表于2016-09-10 21:38 被阅读52次
    (新华小学师生的活动板房)

    文/徐甫祥

    9月,是大中小学的开学季。然而,江苏省连云港市新华小学的上百名学生,却因学校三年前被拆,政府迟迟没有重建,孩子们至今不得不在活动板房里上课。据记者调查,新华小学之所以迟迟未重建,与连云港市行政区划调整频繁有关。而新华小学所在的花果山街道,三年中就曾先后被划分到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9月10日中国广播网)

    作为既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又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连云港市,其超常规的发展自然少不了基础建设。因而,新华小学“让道”于城建,也算是顾全大局,还可借此让校园来个“凤凰涅磐”,可谓皆大欢喜。然而,说好的当年就建新校舍,却一等就是3年,让上百名学生至今还“蜗居”在活动板房上课。

    其实,就在今秋开学前一天,当地领导刚刚视察了部分中小学,明确要求“确保学生在宽敞美丽的环境下,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按说,在这种氛围下,新华小学的重建不是问题。但现实依旧让师生们失望:行政区划数度调整后,学校现属高新区,但教育管理职能仍归原来的海州区代行。于是,学校的重建再一次搁浅于两位“婆婆”的“太极推手”。

    也许真的应了“婆说婆有理”那句话:高新区言,按市上意见,行政区域划过来了,但管理体系依旧;海州区教育部门则回应称,我们“怎么能在高新区的地盘上,决定建还是不建学校呢?”言下之意,他们仅是代管而已。再说明白一点,作为“临时工”,他们只抓教育,不管修建。

    而双方的托词,尽管都缺少担当,却真实反映了当前学校重建所面临的困境,实与当地这3年间太过频繁的区域调整有关:小学所在的花果山街道,先是2012年划给新海新区,不久又划给新浦区。紧接着,2015年初再调整到海州区。然不过半年,在当年9月即并入新成立的高新区。要说是“走马灯”似换“婆婆”,一点也不为过。

    诚然,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也是基于发展布局的需要。但如此“三年四换”,至少说不上“严谨”吧?何况,学校的“婆婆”们连“屁股都没坐热”,就又开始“南征北战”,时间被分割得如此“七零八落”,连日常应付都只能勉强,哪里还顾得上学校重建这个“百年大计”?

    就如当地曾经明确高新区及城投集团作为新华小学的建设主体,但刚刚拟定规划,还没来得及实施,相关部门又决定高新区不再承担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显然,少了高新区这个“龙头”,独剩城投集团这个“龙尾”,这事自然就“黄”了:道理很简单,作为一家企业,城投集团凭什么去主导新华小学的重建工作?

    实际上,把小学重建“三年不成”的责任全归于区划调整,并不全对。如果说“婆婆”变动过频是外因,则“婆婆”们缺乏担当即为内因。俗话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婆婆”,面对学校重建这个“头等大事”,哪怕明天就不归你管,也得把今天的使命完成。若所有的“婆婆”都如此“天天撞钟”,且做到无缝对接,学生们哪还会至今“蹲”在活动板房?

    其次,不能不说与当地相关部门的失职有关。譬如,当初既然决定高新区不再承担基建任务,却为何不明确谁来“接招”,就如此不了了之?又如,新华小学百余师生长期“蹲守”活动板房,为何引不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是不知情还是漠视?倘若主管部门就似视察那些漂漂亮亮的新建中小学一样,也在新华小学坑坑洼洼的重建校址开一个现场会,所有难题当场拍板解决,还会让师生们翘首以盼三年么?

    好在媒体呼吁,让事情有了转机:据说市政府已拍板,由海州区教育局牵头,市城投集团实施。唯愿新华小学的重建能从此“有头有尾”,即便今后行政区划再度调整,也不再“虎头蛇尾”,从而让等待已久的百余小学生早日搬进明亮宽敞的新校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拆而不建只因“婆婆”换得太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tu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