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段话: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感到迷茫,感到强烈的冲突,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去找一点儿明确的、有用的事儿做。在这个服务的过程里,很多事情就自动分清楚了。
我读了好几遍,想明白了一件事——如果迷茫,就做一件明确的有用的事,也许做着做着,就明白了。
我这半个多月来一直在想一件事:怎样做对我的学生有帮助?除了专业课,除了生活上的关心,我还能做点什么——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有用?
我在读罗翔老师的《刑法学讲义》时,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利用班会,给学生们开一个长期的以案例讲解为主的法制教育课。我的第二专业是法律,因为喜欢,跨度很大,快乐而费力的学了下来。我想这些知识对他们是很有用的,提前告诉他们,以免犯无知的错误。一辈子很长,法律是最低的底线了。
以前,我曾经以讲座的形式讲过,很受欢迎,我把这个变成一个一周一讲的事,应该可以试一试。
所以,虽然吧,我看罗翔老师的这本书真的是没兴趣,因为都学过了啊!但我还是认真的看了一遍,主要是为那些真实的案例,这些都是以后我要用的材料啊。
作为班主任,真的是觉得很多孩子都很可惜——他们不是不聪明,只是管不住自己,对未来没有规划,放任自己随波逐流。怎么样能让他们改变?这是我每天都在想的事——这个很难——难也要努力做一点,再做一点。
我比较擅长给学生讲故事,通过讲故事告诉他们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一些高人再怎么做。经常有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晚自习要求我给他们讲故事。
所以,我还有一个想法,我想勾引这些孩子开始看书——自己去找故事,自己把这些故事讲出来。一人一个,五十个人,几轮下来,也是很可观的。
我知道自己有点理想主义,所以,我有些迷茫,不知道该不该做,不知道效果会怎样?也知道很多时候,其实教好我的专业课就可以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改变他们一些,他们都是很有潜力的啊!
其实,我真的迷茫,作为职业教育的老师,我真的是拼着这份热爱在干,何去何从我都不敢多想。
再摘抄贾行家老师《关于服务》一文结尾处的二段:
我现在的感觉像要去完成一场修行,以前我是个作家,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以后,就要变成服务人员了。你要是现在问我怎么看待知识服务?我可以回答得很具体:几十年前,有个农村姑娘求别人在信里写“我只怪我自己没有好好读过书,怪我命不好”。几十年后,我有了一个女儿,我不希望她,也不希望任何人再写这样的信了。
通向这个改变,有一条最确定的路:让每个人接受知识,建立常识,认识“真”和“美”。这是我们所选择对世界尽责的方式。
我也在选择对我的世界的尽职尽责的方式,我也知道这些不会轻松,但正是因为这样,也许更有意义,有做得必要。我也是在做知识服务,我觉得看着贾老师,我很向往以后的生活和分享。
真诚、靠谱、信用,我们一直都知道这是最好的品质,“就是把自己最靠谱的一面朝外,对这个世界尽责,这会构成人们稳固的连接方式。”是时候,对自己有一些改变,对工作有一些挑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