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6800字,阅读时长10分钟)
作者 | 库小七
来源 | 库小七站长 (ID:kuxiaoqi-zhanzhang)
转载 | 请联系 (微信:smart-vip)
题 记:
我不愿过80岁生日,那一天我想让所有人都找不到我。我唯一在世的至亲儿女,他们远在国外,已经明确表示太忙回不来。
—— 《空巢》
一位65岁的老人,在凌晨三点和老伴抱头痛哭,只因她抱不起摔落在地的老伴,而他们唯一的女儿,此刻距离遥远,只能躺在他们的通讯录里。
另一位年近70岁的老张头,妻子早故,儿女长大成家,空留他一人每天在家”数时间"度日,他觉得生活没有一点意思。后来老张头被人诱导吸食冰毒,于2018年3月被抓。
是什么让老人失去了对生命的预期,对生活的热情?又是什么让老人陷入了恐慌和绝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加剧,现代家庭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子孙绕膝的几代同堂盛景,一去不复返。很多因为缺乏关爱和子女照顾的老人,都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了传销和欺诈的受害者。
我不愿意过80岁生日,那一天我想让所有人都找不到我。我唯一在世的至亲儿女,他们远在国外,已经明确表示太忙回不来。
我也不愿意在定期存单上用自己的名字,因为我已经不敢去预期生命的长度了。
这是《空巢》一书中,一位有着40年教龄的知识女性,遭受了电信诈骗,在即将八十岁生日前夕的自述。说到空巢,我们先来了解下它的涵义。所谓空巢,原意为鸟儿离巢,现多用来指代无子女照看的老年夫妻;或失去伴侣,子女不在身边,独自居住的60岁以上的老人。
据全国老年办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赡养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啥意思呢,就是说十个老人当中,至少有五个以上的老人会是无人看顾的空巢老人。
”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已经成了当下空巢老人日常的真实写照。
《空巢》这本书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独自寡居,儿女远在国外,身边无人照顾,遭受电信诈骗的空巢老人的24小时。在24小时当中,这位空巢老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奔溃、渴望救赎,绝望、直至最后在满身污垢中获得解脱。
《空巢》全书由五个章节构成,分成两个部分。前四章为第一部分,讲得是本书的主要内容,那就是,这位空巢老人自接到“警察局”打来电话后产生的一系列“大恐慌”、“大疑惑”、陷入往事中的“大懊悔”、以及了解诈骗真相后的“大解放”;最后一章为第二部分,这部分是本书作者对《空巢》这本书缘何孕育到出版的一些事件和心路历程的简单记录。
《空巢》这本书的作者是薛忆沩,他生于郴州,长于长沙,现居蒙特利尔。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英美文学硕士,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1991年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已出版的作品有:《遗弃》、《流动的房间》、《深圳人》等。
在国内,许多媒体都称薛忆沩为中国文学“最迷人的异类”。因为他的作品和生活方式都会给人一种不羁世俗之感。他本人疏离文学圈外,很少和文坛人来往,且从不参加官方组织的文学活动。他认为“孤独是艺术家保护精神世界的‘铜墙铁壁’”。
而薛忆沩的小说大多也都是在试图探寻“事”后之“因”,而非“就事论事”。比如聚焦空巢老人电信诈骗题材的《空巢》这本书,就取材于作者母亲的亲身亲历。薛忆沩花费三年心血,从现实延伸到历史,从事件表象到本质,完成了对母亲这一代人的“心理分析”。读完这本书,也让我知道了,原来现实中的骗局,只不过是历史荒谬性的延伸和注脚。
众所周知,要想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离不开对当时时代背景的分析。下面,我将继续作者的写作基调,从对本书主人公性格形成产生最大影响的,那个时代下的,她的原生家庭、婚姻关系、亲子情感、社会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带领大家一起从书中表象探寻主人公成为空巢老人的更深层的历史原因与内在原因。
《空巢》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也就是那位空巢老人,她认为自己的一生一事无成,但同时又认为她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就是她的”清白“——政治上的清白、经济上的清白和生活上的清白。她是一位从教40年,有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受人敬重的一名光荣的退休老教师。她想象着将来自己的悼词上也一定要突出她的终身”清白“这项内容。
实际上,她已经快要八十岁了,她只是一个需要家人和朋友给予她温暖、安慰和陪伴的空巢老人。
老人这一生经历了土改,文革,大跃进、改革开放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年轻时,过于艰苦的生活,让现在的她长期遭受便秘之苦,她体内的垃圾难以排泄;缺乏亲人关爱、社会交往匮乏,让她的精神世界也遭遇垃圾堵塞,无法宣泄;再加上她被诈骗电话骗走(包含女儿部分资金在内的)了13万元这件事,让她陷入极度恐慌、迷茫和虚弱之中。
1. 原生家庭
老人的父母出生于地主家庭,被那个时代打上了剥削阶级的的标签。原本老人出生后也能拥有很好的生长环境。但在她童年时,政治运动——土改,开始了。她和全家被迫离开了优渥熟悉的环境,被驱赶到之前家里佃户的猪圈生活。生存条件的改变,让从来没有体会过缺衣少食的她和家人的生活瞬间陷入了窘境。她和妈妈曾经为了乞求几个番薯,跪在了自家之前佃户的面前。
哪怕老人的父母再怎么悉心照料,小孩子幼小的心灵还是不能承受这些剧变。她的的内心那时候充满了彷徨和恐惧。她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人要闯入自己家里打砸,要驱赶他们离家;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能睡原来的大房子,要一家人挤在猪圈中;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她们要通过乞求别人的施舍才能填饱肚子。
那时候,对于年幼的她来说,她的家早早的已经是空了的。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应激性创伤。指的就是人在生活当中遭受一些意外,心灵受到了创伤,并且长时间没有办法调整过来,就会出现的精神障碍。应激性创伤患者,很可能会精神抑郁、恐惧社交、或者经常回避,意图忘却受伤的经历。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出,这位老人一直不愿意提起她出生的地方,以及那个地方的人和事。哪怕有一次她被那里的生产队长欺骗,她也和谁都没有提起过。当时,那位生产队长来找她说父母身体不好,需要钱治病,她就把自己攒了几个月的工资都让捎了回去,可结果却是她的父母并没有事,也没有看见过她捎回去的钱。
很明显,我们能看到,老人在回避,想要忘却自己那些被伤害的经历。这已经是应激性创伤的典型症状了。
其实,忘记可能不是对记忆的否定,而是对记忆的强化。
2. 婚姻关系
老人当年和丈夫的婚姻关系,是在懵懵懂懂中建立的。她自己并不知道她想要怎样的一位伴侣。恰逢丈夫在见她的第二面时,就约她,谈论自己是不是要在这个城市定居,以及他转业后,面临的工作选择问题。迷迷糊糊中,她被动地和一个完全不了解的男人结了婚。
婚后的她和丈夫无论是亲热的时候,还是在许多生活习惯上,都严重不合拍。她受时代影响,也因为自己心脏不好,所以她在房事上一直比较克制和矜持,对此丈夫极度不满;她是一个非常注重个人卫生的人,每天都会分不同的盆和毛巾来洗脸、洗屁股、洗脚,丈夫认为她是资产阶级大小姐做派;丈夫喜欢生吃大蒜几天不刷牙,而她喜欢丈夫讨厌食用的软糯的大米饭
。受当时工作条件和居住条件的限制,她和丈夫长期处于分居状态。丈夫无法从精神方面满足她,她也无法从生活方面满足丈夫。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过亲密感,更不要谈什么蒹葭情深、灵魂契合。
她生两个孩子的时候,丈夫都没有在她跟前陪伴,并且每一次都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准确来说,她生了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还没有满月就夭折了。对于那个孩子,她选择性的永远遗忘。
她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生活,而丈夫独自在单位生活。在她30岁的时候,她的丈夫迷恋上了职位晋升。因为政治运动,丈夫和丈夫的领导分别找她谈话,强硬地要她划清和剥削阶级家庭的界限,否则会影响丈夫的晋升。而当时,她已经准备要接自己的父母来城里一起住了。她原本以为丈夫会安慰她,没想到丈夫非但没安慰,反而督促她与父母尽快斩断关系。
她想不通,她的父母在十多年前土改的时候,已经被扫地出门,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连一个普通的农民都不如,为什么还要判他们为剥削阶级。可是她一直都没有去问原因。
她的内心经过长时间抉择的痛苦之后,她写下了那封,令她永生都活在愧疚当中的,与父母划清关系的信。后来听母亲说,父亲看到信后,哽咽地告诉母亲说,从此他们便没有了这个女儿。
父母健在,儿女却不能尽孝,还要和他们断绝关系,这之于当时的老人来说,可谓身心剧创,她每日都在遭受凌迟之痛;这对于她的父母也何其残忍,她的父母也可谓每日忍受剜心之痛。
而此时,她的身旁并没有一个人来陪伴和安慰。
后来,丈夫晋升更大的官职无望,提前退休了。她想着他们终于可以一起安稳地生活了。那料想,丈夫让弟弟在老家县城给他自己买了房子,他独自搬了过去。老人那时候隐约知道,在老家县城的三年,丈夫都是和一个年轻女人在一起生活的。
三年后,丈夫得了重病,返回她的城市,住进了医院。她作为妻子,无眠无休地照顾着丈夫。她给丈夫擦洗身体、读报。看着干瘦的丈夫,她觉得自己好像在照看一个陌生人。最终,丈夫病重离去。
我们都知道,婚姻关系需要两个人相互包容和共同付出才能长久。在这场婚姻关系中,丈夫职责的缺失,早已让这位老人进入了婚姻的空巢。一场失败的婚姻,足以让她对生活失去信心,失去热情和期盼。
3. 亲子情感
她的两个孩子都是自己独自抚养长大的。孩子们成绩优异,并且出了国工作、也都定居在了国外。而这其中,她这位母亲所付出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
在她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一直都是缺失的,她的孩子们的性格或多或少也都存有缺陷。
儿子小时候性格温润,喜欢黏着母亲。婚后儿子将所有的关注都给了妻子。受妻子影响,儿子极力想摆脱国内恶劣的生活环境(儿媳妇说,国内生育条件、教育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不如国外。换言之,国外的月亮也比国内的要大要圆要好看。)
女儿说话尖刻、性格桀骜不驯,喜欢怼自己的母亲,一直和母亲不贴心。女儿要是知道母亲上当受骗,第一句肯定就是:“您节约,就是为了闹革命呀!”
老人都快八十岁了,身体和精神头都不如以前了。她的一双儿女也一直都在国外生活,因为很多问题,她无法去国外和他们一起生活,平日里就只是电话联系。她已经问过儿子很多次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儿子也已经连续好几年都说忙得没有时间。女儿的说法也是如此。
老人在这一天接到自称顾警官的人打来电话,说她陷入了一起诈骗案当中。让她将所有财产转移到一个“绝密账户”,才能洗清嫌疑。老人引以为傲的“清白”被诈骗犯拿来当作要挟自己的利器。她为了竭力证明自己的清白,将13万按照诈骗犯引导打入了那个“绝密账户”。
老人一整天都在担惊受怕,书中用了大量篇幅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将老人的心理活动,传神地进行了展示。老人的内心充满恐惧和忐忑,可是她不敢告诉身边人,甚至是儿女。当时,那个自称顾警官的人告诉老人,她的身边很可能就潜伏着犯罪分子,要她保证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亲人。老人的异样让给自己打电话的妹妹感觉到了,于是儿子女儿也都知道了。
就在那个让老人担心害怕、忍辱负重、已经被消耗完所有精力的晚上,儿子女儿不断打来电话提出质疑、追问、警告和催促。女儿说,是不是自己的钱被母亲搞丢了,要她第二天天亮就给自己转款。儿子说他接到妹妹的邮件,也感觉出了母亲的不对劲,他也想要知道真相。最后儿子还用他先给妹妹把钱打过去的方式威胁老人明天去报案,否则就让妹妹知道自己的钱被母亲……“
明天”又是”明天。“”明天“这个词就像一把利剑,穿透老人单薄的身子和灵魂,让她焦虑地睡不着。忐忑、恐惧更是让老人的便秘加剧,她的房颤症也跟着捣乱,她没有一丝力气,甚至出现了幻觉,她看到了自己的母亲,还和母亲展开了很大篇幅的对话。
人只有在极度惊惧,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才会迫切地渴望身边有亲人的陪伴。而她的儿女只会不停地打电话来逼迫她。这时候的老人犹如惊弓之鸟,她说电话的响声吓得她的灵魂都在颤抖。相反,在老人的幻觉里,她的母亲则告诉她,不要害怕,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你看,这位老人此时只是一个需要拥抱抚慰,告诉她不要害怕的小孩子。而她的儿女,让她成为真空级别的空巢老人。
你知道吗?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亲人的哭泣。
长大后的你我越来越觉得,家就是旅店,我们匆匆来去,从不愿意过多地驻留。我们热衷于追求独立的生活,追求全新的自我,热衷于享受科技文明带来的刺激。我们年轻,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可世界变化太快,我们的父母老了,他们追赶不上孩子的脚步。他们的圈子越来越小,小到只剩下了子女。
周杰伦的歌曲《外婆》中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外婆她的期待,慢慢变成无奈。大人们始终不明白,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
尽孝要趁早、莫等双亲老。
4. 社会交往
1)邻居老范
邻居老范独自居住,是一个乐观的老头。他经常会找老人聊天,但老人一直都和老范保持距离。她担心小区的保安、保洁、其他邻居说闲话,污蔑她的清白。对此,她顾虑重重。是的,她的清白不允许任何人污蔑。所以,对于任何关心她的男性老年朋友,她都要拒之千里。
2)妹妹
她的妹妹在其他省市居住,会经常打电话给她。但她认为妹妹那是关注她,而不是关心她。她的妹妹是个教徒,喜欢网络上的新奇事。妹妹成天打电话不是为了劝她入教,就是给她传递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她不愿意和妹妹讲话,也不愿意听妹妹说那些负面消息,她认为新闻上很多的东西都是危言耸听,容易引发她自己的恐慌心态。现在的人出门吸入的雾霾,进门面对的是空巢。物价每天都在上涨,记忆每天都在下降,再加上她的血压常年不稳,血糖有时还会失控,而且她还经常消不了食尿出不来。所有的这些,已经让老人精疲力尽。她认为自己没有更多能量,再去消化那些负面新闻了。
3)产品推销员
如果说,老人最喜欢和谁亲近的话,那就只有一个人——产品推销员小雷。她喜欢小雷的体贴、周到和诚恳。小雷第一次看到老人,就亲切称她为妈妈,热情地搀扶她上下楼。而且小雷几乎每天都会到老人家里报道,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她有时候还会打电话问老人要捎什么蔬菜,并且会责怪老人走路太快会跌倒的。老人说,她的儿女没有给予她的温暖,小雷都弥补上了。小雷推荐的每款产品,她都会买。小雷带她去的每场健康讲座,她都会去。哪怕那些产品她用不上,她也觉得她愿意为小雷的真心待她买单。她觉得小雷的陪伴让她感到幸福。她的儿女都不如小雷对她的爱护和体贴。
忘却只是对记忆的强化,一个没有留下痕迹的日子,反而又会成为痕迹最深的日子。
电信诈骗这件事,让老人承受了来自假警察的污蔑诽谤、身边亲朋好友的轮番讨伐围剿、那些公信职能部门(银行职员、警察)的厌烦和轻视,以及最后在警察局审讯室看到一直关爱她的小雷时的震惊和屈辱。曾经邻居老范对于上当受骗说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上当受骗,可以防止老年痴呆。老人当时根本不相信。
在遭受电信诈骗之后,老人极力想要忘掉过往的羞辱和不堪。然而,烙在生命中的各种屈辱和苦痛,那些痛不欲生的记忆和感受,真得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她脑海,如毒蛇般咬着她不放。作者借助梦幻中老人与自己母亲灵魂的几场玄幻对话,就此展开了主人公前半生那些过往的画卷。而那些曾经试图忘却的画面,忽然浮现,让老人赖以生存的认知体系和解释系统也由此崩裂。
她开始质疑活着的意义。
她曾经饱受革命和政治的折磨,满含对父母的愧疚,深受丈夫失职和背叛的打击,深藏失去亲身骨血的切肤之痛,克制压抑儿女长大后与自己渐行渐远的悲凉之怆。
然而到了最后:
她的家是空的,婚姻是空的,儿女是空的,亲朋好友是空的,就连小雷对她的好也是空的。她真的成了”真空级别“的空巢老人。
故事的结尾,当老人看到自己满心信任的小雷在警察局的审讯室里,她不敢对峙,不敢过问,拔腿就跑,跑到马路边上,抱着一棵树,感受着身体的空虚和失控,她失禁了。污垢顺着裤管流下来,可她却感到顺畅,她身体内的所有垃圾终于要离开她了。
恍惚间,她看到了母亲,也看到了那个年代的游行队伍在集会,所有人的举着横幅高喊:“救救老人,救救老人”这四个字。而绝望的“我”含着泪对母亲的灵魂说“我想离开这个充满骗局的世界”,母亲笑着对“我”招了招手,她说,“我带你走”。
故事到此结束。
新京报对薛忆沩的一次采访中,薛忆沩说:”我最想写一部关于一个小人物一生的小说。我会特别关注这样的一生如何受社会、历史、性格、家庭及人物自身的生理过程的影响。这部小说《空巢》,满足了薛忆沩的愿望。
参考资料:
1、新京报专访薛忆沩
2、全国老年办社区论坛
库小七,个人微信号(smart-vip),年阅读200+的读书疯子,签约有书,千聊,跟谁学等平台的职业讲书人,头条职场优质黄V作者。
网友评论